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叙事 “小春似的温暖” “小广告”引发的青春期教育 缉毒“汪汪队”校园秀绝活儿 成功是成功之母 唤醒“小负鼠”

第5版:教育叙事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叙事
05
【身正为范】

“小春似的温暖”

□ 枣庄市薛城区兴城盈园中学 褚福东

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小春的座位空着,心里很不是滋味:星期天,小春玩轮滑时小腿骨折了,已经三天没来上课。可班里至今没有一名学生注意到这一点,更没有一个人问我怎么回事,甚至小春的几个好朋友也没有表示关注。虽然临近毕业,功课繁忙,但我仍感到心寒。我既为小春感到难过,又为现在孩子的冷漠而痛心。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小玉生水痘,居家一个星期;小强打篮球时因膝盖摔伤,休息五天;小嘉去济南看病,请假四天……班里的学生均熟视无睹、置若罔闻。

面对这一切,我不由得联想到了《青岛早报》上刊登的一则新闻:杨女士的15岁儿子与其同学在放学路上看到邻班同学被两名男青年拖进胡同,明知道是抢劫,但是仍然决定“明哲保身”,赶紧离开了。杨女士虽然不鼓励孩子上前与歹徒搏斗,但认为他们至少可以喊一声被抢同学的名字,或者报警。儿子却认为自己根本没做错:他和那名同学并不熟,而且那名学生只被抢了20多元钱,为什么要冒着危险为别人出头?《温州日报》也曾披露过这样的新闻:学生小林在学校里吐了,却被班里的同学嫌弃、抱怨,老师也很生气,让他自己把呕吐物打扫干净。最后,小林只好低着头,像做错了事情一样,独自一人把地面弄干净。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这些虽然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背后折射出的是学生那颗冷漠的心。感冒发烧是病,要预防;其实,冷漠也是一种病,也要预防和治疗。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开启寻找榜样之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我向学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往届学生小慧的腿骨折后,我坚持背她上下三层楼上厕所;小童偶尔没时间吃早饭,我去面包店为他买来面包、牛奶;面对学校门口趴在地上乞讨的残障人士,我总是停下电动车,从钱包里拿出10元钱,双手放到乞讨者的碗中。我还讲述了以前自己和女儿的做法:每每遇到乞讨者,我总是自己给对方5元钱,然后给女儿5元钱,让她送到乞讨者手中。女儿在这样的熏陶下慢慢养成了习惯:每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总会伸出援助之手。

巧抓契机搭平台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知识的传授、人格的塑造和思想的激励等教育环节,如果教师不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所有的教育都将苍白无力。

充满温情的班级氛围对培养学生的爱心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利用为患白血病的三年级学生捐款的契机,营造互相关心的班级氛围,希望感化学生的冷漠之心。我不仅给学生们看了该生在医院治疗的照片,而且找来了一些聊天截图。其中有同学们对他的问候和鼓励,有学生家长的倡议,还有师生及社会人士的捐款名单、数额等。之后的捐款可谓水到渠成,我们班所有学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虽然钱不多,但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心中的坚冰正在融化。

行动集聚正能量

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比一切空洞的说教更有意义。捐款事件结束后不久,我在班会课上谈到了小春的问题。当我提到“小春几天没来上课却无人问津”这件事时,学生们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意味深长地说:“假如是你,父母上班,同学上学,自己忍受着疼痛,一个人在家一待就是几天,既无同学询问,又无亲友看望,你是什么感受?”小源说:“孤独、寂寞,更多的是抓狂。”小强说:“我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没人爱的世界。”小永说:“那天,我生病了,只在家待了一天就快疯了。”我接着说:“如果此时能接到一名同学的电话,你会怎么样?”小畅说:“我会欣喜若狂。我感到自己在一个温暖的怀抱里。”小茹说:“我会感动得流泪。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说:“请大家想一想:面对小春摔伤请假一个月,我们怎么做才是对的?我们应该怎样让小春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关心、帮助?”大家纷纷建言献策,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班长小杰每天用短信把作业告知小春;每个小组的组长轮流打电话表达问候,给她讲讲班级、学校发生的趣事,让她心情舒畅;学习委员负责通过QQ视频聊天为她补课,解答她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小春的几个好朋友则打算周末去她家里陪伴她。

从此,“小春似的温暖”弥漫了整个班级。当班级有人请假时,总会有同学主动来问原因,并打电话表示问候,更有同学帮忙记作业、带书包,甚至离得近的同学主动去家中为其补课。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收获了成长,懂得了给予他人关爱。我相信,“小春似的温暖”一定会成为我们班的招牌,在我们班一直传递下去,让这个大家庭变得不再冷漠,而成为温暖的港湾。

“学会爱人”是一件温暖的事。几天后,当我感冒发烧、嘴上起泡时,女生小惠给我买来红霉素软膏;下班后,学生们纷纷打电话问候我。我为自己收到的“小春似的温暖”而感动,更为学生们从冷漠中走了出来而开心。我相信,有了“小春似的温暖”陪伴,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一定会不断地收获关爱、快乐和成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教师,要对每名学生播撒爱心,用爱的行动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要把温情的种子种进学生心里,让它生根、发芽,并结出喜人的硕果。

编者点评:“小春似的温暖”既是对生病学生小春的关爱与问候,又是一堂让学生如沐春风的班会教育课。青春期的学生可能看上去不够“体贴”,但他们并不是天生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是缺少一个契机,勇敢地将自己的爱表达出来。挖掘学生身上蕴藏的学习潜能很重要,挖掘爱的潜能同样重要。

录入:孙荣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