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城乡一体化”擘画学前教育“最美生态”
“近5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20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9所,完成40所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工作,共计扩增普惠性学位3万余个。”
“目前,全市学前教育公办率为78.60%,普惠率为95.67%,分别居全省第一位、第二位。全市省级一类以上优质园占比达65%,幼儿园专任教师(含园长)持证上岗率为98%,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为97%,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这样一组数据的诞生地,正是万里黄河奔腾入海之地、被誉为“海天之间,千鸟翔集”的生态之城——东营。而对于这里的人民来说,属于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只是这里的自然环境,更有学前教育快步迈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催生出来的“最美生态”。
“连续十年列入民生保障”
实现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资金保障是关键。
“2011年以来,我们先后10年将‘城乡幼儿园建设’‘教育资源扩容提升’等项目列入市年度民生实事,安排专项资金予以保障。”据东营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汝升介绍,10年来,东营逐年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以2022年为例,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学前教育经费支出较2021年的6.59亿元增长10%以上。各县区均按省定标准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贴。其中,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拨款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770元。
为持续扩增普惠性资源总量,东营市全面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持续加快幼儿园建设。根据国家和山东省相继出台的“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东营市于2022年10月制定出台了《东营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计划》明确提出:“全面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深化‘优质园+’办园成果,形成镇域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标准化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办园格局。积极探索县域一体化发展改革,整体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水平。”据此,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也制定出台了本地“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改造提升力度,重点支持教育强镇筑基省、市级试点乡镇提升办园水平,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三动模式”让发展共同体“活力更足”
芳菲四月,在清晨明媚的阳光下,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幼儿园大赵分园的幼儿们正在处处充满乡土气息的户外活动区域进行着趣味横生的传统游戏、自主游戏、科学游戏和野趣游戏,欢笑声此起彼伏。
盐窝镇中心幼儿园大赵分园在凤翼联盟的帮扶下,通过提升环境、改造场地、丰富材料、业务引领促进内涵发展,由省级一类园创建为省级示范幼儿园。但在3年前,这所幼儿园还面临着幼儿人数逐年减少、办园经费不足、游戏场地开发不充分、设施设备老旧、师资力量薄弱等发展困境。“2020年,利津县启动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我们有幸成了凤翼幼教联盟大家庭的一员。总园除了物质上的无私帮助,还有业务上‘手把手’的带动引领,促使幼儿园办园水平及质量整体上得到了大幅提升!”提起这所幼儿园的逆袭之路,盐窝镇中心幼儿园大赵分园园长孙红霞感慨道。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东营市从2020年起启动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园)建设及倾力打造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的行动。即通过行政推动、课题带动、区域联动“三动”模式,进一步深化“优质园+”办园成果,引导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民办幼儿园辐射。助推结对园、辐射园抱团发展,初步形成各县区“头雁竞飞、雁阵相随”的“雁阵效应”。
利津县组建起了“凤起、凤翼、凤翔、凤临”4个幼教联盟,实施半紧密型管理,联盟龙头园对各分园进行精准帮扶,通过构建游戏区域、支援玩教具、城乡轮岗、双向交流教师等方式,实现协同发展;广饶县实行教师、经费、设施、保教、安全和评价“六统一”管理,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学前教育规律又兼具本地特色的“镇村一体化”发展新路子。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区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在不断创新思路,通过集团化办园、公民办共助、区内外联动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探索组建了跨区域城乡结对“发展共同体”模式。
截至目前,东营市共组建了学前教育集团21个,涵盖幼儿园52所;成立结对联盟15个,涵盖幼儿园154所;教育结对协作155对(组),涵盖幼儿园211所,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整体提升了全市城乡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以“硬措施”夯实人才“软实力”
作为一名农村乡镇幼儿园的高级教师,广饶县稻庄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马志慧曾先后获得东营市教学能手、东营市学科带头人、东营市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先进个人等称号。谈起荣誉背后的成长历程,马志慧坦言:“一切都是因为东营的大环境好。”
马志慧的成长只是东营市学前教育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如果没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而又稳定的幼师队伍作支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就会沦为一纸空谈。”东营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负责人牛美锋告诉记者,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东营市在夯实人才软实力方面采取了系列“硬措施”,促使教师成长有了看得见的突破性进展。
设定事业机构编制,吸引人才。2018年,东营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核定和控制总量人员核定工作,将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等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近3年,全市共计新增幼儿教师近2500名,其中乡镇1084名,城乡幼儿园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扩充。建立完善保障机制,留住人才。积极落实包括农村集体幼儿园在内的公办性质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实现了5项社会保险全覆盖。为乡镇农村公办幼儿园正式工作人员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培养人才。连年举办全市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班,实现园长全部持证上岗。以县为主做到教师培训全覆盖,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不断探索名师培养路径,发展人才。目前,有20名幼儿教师进入第四期东营名师建设工程人选,通过专家引领、实践反思、实验研究等措施,逐渐成为学者型、专家型幼儿教师。创新城乡协同教研机制。建立起一套以“优化管理、科学保教、资源共享、提升质量”为目标的学前教育城乡协同教研机制。创新开设了“东营市学前教研流动讲堂”,整体推动教师成长。
东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玉奎表示:“东营市学前教育工作者曾先后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研讨会、全国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论坛、教育部奋进之笔‘1+1’访谈等活动中做典型发言,但这些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我们将持续在‘普及普惠’和‘安全优质’方面下功夫,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