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乡村学校的“逆袭转身”
这学期,就读于成武县南鲁集镇实验小学的岳思聪觉得自己的学校特别“带劲”:“学校和老师都很好,学习也很有趣。现在,我最喜欢来的地方就是学校!”而一年前的思聪却是另一番模样:父母外出务工了,他每天都是装模作样地“假学习”,“吆喝孩子去上学”是一件令他的奶奶头疼的事。
南鲁集镇实验小学位于该镇李堂村东,服务周边村庄5000余人口,是一所地地道道的乡村学校。2020年前后,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区迁移,生源由以前的近1000人骤减至140人,但是仍有学生要往城里学校“挤”。仅仅过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学校就呈现一番新气象:周边村庄的生源不再流失,而且连以前想方设法“挤进”城里学校的孩子也开始陆续返乡就读。是什么让一所发展乏力的乡村学校重新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2022年初,成武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崇雷在乡村学校听课调研时了解到,乡村学校学生较多的是留守儿童、特殊家庭的孩子。即使留在孩子身边的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方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陪伴和养育孩子方面也存在短板,孩子的教育单纯依赖学校。“如果不是想让孩子‘上好学’,如果家门口的学校够优质,谁愿意舍近求远、费尽心思地把孩子往城里送呢?”学生家长王加辉的话语里透着送孩子进城读书的无奈。“只有让每个孩子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才能破解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难题。关键是,要变革,乡村教育就要探新路!”潘崇雷的话掷地有声。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去年暑假开始,成武县坚持从实际出发、从顶层着眼,创新方式聚合优化教育资源,探索在南鲁集镇试点开办公立寄宿制小学,在不增加群众教育成本的前提下,既满足群众所盼,又解决现实之需,让群众尽享教育改革成果。
开办公立寄宿制小学,硬件改造首当其冲。县、镇两级筹集资金100余万元,对南鲁集镇实验小学原有食堂、餐厅和学生宿舍进行整体提升,改造电路,安装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建设洗浴间,学校硬件设施、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发展需要硬件支撑,“软件”资源更是关键;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行稳致远。新招聘的教师向薄弱乡村学校倾斜,教师业务培训、生活教师聘任也紧锣密鼓地进行。县里组织学科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为南鲁集镇实验小学装上了“新引擎”。学校经常举办教师说课比赛、优质课评选、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在能教会研的浓厚氛围中先后有3名教师在市、县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带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突破。“乡村小学能有这么好的条件,孩子在这里上学,我真的很放心!孩子住在学校里,还有老师辅导作业。这利民惠民的好事情,政府办得太贴心了!”周边村庄的学生家长赞不绝口。
新课标实施和“双减”背景下,“五育融合”还是乡村教育的一块突出短板。“现在的农村学校缺的是‘五育融合’的丰富多彩活动,需要我们挖掘潜力,形成乡村学校特色。”南鲁集镇学区主任王常杰道出了乡村教育劣势的症结。学校着眼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足开齐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课程,并成立音乐、舞蹈、书法、运动、非遗文化等学习兴趣小组,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兴趣起来了,教师的干劲儿更足了,一改过去学生在学校总是被教师盯着、缺乏学习兴趣的模式,“五育融合”育人的旗帜开始飘扬在乡村学校的上空,为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这样的学习很适合我。上课能跟得上,课外活动选择性大,我更有学习信心了!”新学期才从城里回流到该校的陈晓菲谈及感受和变化时兴高采烈。同样欣喜的还有她的妈妈——这名家长终于卸下牵挂和焦虑,有时间和精力去务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