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梅:一所学校一座“城”
人物名片
朱雪梅,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历任太平路小学、文登路小学校长,2017年7月任市南区实验小学校长。曾获山东省教学能手、青岛市优秀教师、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曾多次在《山东教育科研》《教育家》《青岛教育》等期刊上发表文章,主持的课题多次荣获省、市教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奖。她创造性地提出了“慧创城”教育场域的建设,通过构建集生活性、体验性、成长性于一体的虚拟城市,努力把校园生活变成“有意义+有意思”的美妙体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快乐成长。
在岛城美丽的太平山脚下,有一座凝聚着智慧与创造的特殊“城市”。
在其中,墙壁上各种精美的白描画一笔笔勾勒出“城市”的轮廓,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们展示着这座“城市”特有的生机与活力;脚下的交通线、流通的“慧创币”、弥漫的城市气息,让生活在其中的“公民们”享受着“城市”所承载的便利与美好;指挥交通的“小交警”、倡导礼仪的“小城管”、热情服务的“小售货员”,这些“小公民们”各司其职,让“城市”生活变得井然有序。
“这是我们打造的虚拟校园城市‘慧创城’。在这座城市中,学生常规的校园生活变成了‘有意义+有意思’的美妙体验。我们将校园空间划分为‘八大系统’和‘六大学院’,每名学生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体验链接未来的实景化生活,自由放飞梦想。”谈及眼前的这座“城市”,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校长朱雪梅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作为校长,朱雪梅既是“慧创城”中的一名普通“公民”,也是这座城市的“缔造者”。从调任市南区实验小学到“慧创城”诞生,朱雪梅与这座“城市”共成长,引领并见证了这座“城市”从无到有并日渐完善的发展历程。
“慧创城”的诞生:梦想照进现实
“慧创城”的诞生,起源于朱雪梅心中怀有的那颗教育梦想的种子。
2014年,朱雪梅在翻阅《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2014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时,报告中“为学生提供实景化体验”的字眼引起了她的注意。将现实生活体验引入课堂学习,把校外世界与校内生活联系起来,不正是传统教育所缺失的吗?
“我当时脑海中就呈现出一个疯狂动物城那种迪士尼的城堡,孩子们都是怀着期待和向往欣欣然地走进这个乐园里。”说这句话时,朱雪梅眼神中满是憧憬。
从那时起,朱雪梅心中就种下了一颗教育梦想的种子:打造一个能轻松链接社会生活的教育乐园,为学生提供实景化体验,让学生主动热爱学习,早早规划自己的未来,轻松融入社会规则。
2017年7月,时任青岛文登路小学校长的朱雪梅调至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担任校长。与文登路小学不同,市南区实验小学坐落于社区居民楼中间,教学楼的楼道狭窄,学生人数更多。一到下课或放学时间,学生们一窝蜂地涌入楼道里,极易发生危险。如何让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更有秩序,让传统社区中的校园也能充满特色呢?朱雪梅陷入了深思。
“在成人社会里面发生的问题,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也会出现。如果学校是一座城市,我们该怎么去管理它?城市里有交通规则,有交警贴罚单,学校可不可以这样设置?比如,在教学楼里奔跑就好比‘超速’,横冲直撞就是‘逆行’,大声喧哗堪比‘鸣笛’……这样既有趣又能让学生自觉地遵守行走秩序。”多年来深研教育一线的敏感度让朱雪梅心中的那颗种子开始发芽。就这样,朱雪梅萌生了在校园中为学生搭建能提供社会生活场景的校园虚拟城市的想法。于是,她立即就校园虚拟城市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询问了专家的意见。
“校园虚拟城市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可感的情境,兼具培养学生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功能,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可以尝试的。”青岛大学马教授的肯定增强了朱雪梅建设校园城市的信心,她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全体教师,动员教师们一同为学生搭建提供社会生活雏形的校园城市模型。
“我特别幸运,遇到了一个特别容易被‘点燃’的团队。一旦有好的主意,教师们比学生还要兴奋,凑在一起乐不可支地讨论,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朱雪梅的想法得到了学校教师的一致认可。从“如何让学生自我管理”到“让学生持续地参与到学校管理和创造之中”,从文化顶层设计到小微场景优化,从整体到局部,通过朱雪梅带领教师团队一次次的“头脑风暴”,“慧创城”的建设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
越是要变革,越是要了解学校的历史。朱雪梅通过查阅市南区实验小学的资料室和青岛市档案馆,了解到“海洋教育”是学校最突出的特色,“以海立校”被刻进学校基因之中。从那时起,朱雪梅和学校教师便下定决心,虚拟城市的建设应在继承学校海洋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发展,立足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社会适应,搭建起一个能满足学生天性、激发学生想象的崭新图景。
按照这一思路,朱雪梅全面开启了校园城市的建设工程,并将其聚焦为两条发展主线:一是以校园城市小公民成长系统建设为着力点,为学生搭建成长通路,助力学生品德成长;二是规划设计校园城市的课程,助力学生未来发展。与此同时,学校还广泛发动学生和家长为这座校园城市命名。最终,他们采纳了一名学生家长“慧创城:慧思慧学慧梦想,创新创造创未来”的建议,“慧创城”也正式诞生。
“八大系统”的搭建:珍珠穿成项链
随着“慧创城”的诞生,如何让这座“城市”的系统更加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座校园城市的育人价值,一时间成为朱雪梅最关心的问题。
“‘慧创城’要实现的,就是搭建一个能满足学生天性、激发学生想象力、提供社会生活雏形的场景,让学习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让学生在实景体验中得到发展。”朱雪梅表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合理地设置各类“生活场景”,形成一个有逻辑的体系。
朱雪梅决定从最初关注的“校园交通”入手,模拟现实社会城市交通系统的功能模式、运作和规则。学校启动了“大手拉小手,共守文明交通”小交警系统,邀请交警大队的民警来学校参加启动仪式并进行示范指导,在校园大厅里及教学楼走廊上设置双黄线、白虚线、斑马线、单行线还有醒目的交通指挥岗,并选拔组建了自己的“小交警队”,负责倡导和监督学生遵守“校园交通规则”。
一段时间后,朱雪梅惊喜地发现,校园中,学生们变身为“小司机”,按照交通规则有序行走,“小交警”也纷纷上岗,认真负责地维持秩序,做好监督工作。学校俨然有了城市生活的气息,“交通系统”初具形态。这更增加了她继续完善“慧创城”其他系统的信心。
“之前,我们的老师也有一些很好的想法,但这些想法都是零散、不成体系的,犹如‘小珍珠’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珍珠’穿成项链,一点点融入我们‘慧创城’的模式之中。”于是,朱雪梅再次发动身边的教师团队把这些零散的“小珍珠”,比如校园城市的造型、建构的逻辑框架、学生品德成长的好点子等,穿进“慧创城”里。城管、环卫、金融、商业、外联、传媒、文教等其余七大系统也纷纷上线,“慧创城”的核心系统逐渐成型。
“八大系统”模拟现实城市生活系统的功能、运作、规则和模式,同时把学校德育方面原先就有的好做法融进来,比如学校原先存在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好习惯存折”等,慢慢地把“小珍珠”穿起来,融入城市中,为城市戴上了一条条成体系的“珍珠项链”。
框架已经搭好,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到各个城市系统之中成为关键。
为了增加学生对“慧创城”的归属感,朱雪梅带领教师团队在凸显学校海洋教育特色的基础上,给“八大系统”中设置的每个城市岗位都进行了趣味化命名。如:司法系统中设置“小海狮交警队”;环卫系统中设置“小海马环卫局”;城管系统中设置“小海豚城管局”;金融系统中设置“小鲸鱼银行”;商业系统中设置“小海星购物中心”;文教系统中设置了三所大学,分别是“儿童大学”“教师大学”和“家长大学”;外联系统中设置“小旗鱼邮局”,等等。
如今,“慧创城”每年为学生提供“小交警”“小城管”“小环卫”“银行职员”“售货员”等400多个体验岗位, 让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与其社会成长建立联结,帮助他们在“有意义+有意思”的城市角色学习体验中加快社会化进程。
“‘慧创城’的教育理念是‘世界就是教科书’。城市岗位的设置,让我们能够将知识学习与岗位体验结合起来。除了学校课程表所规定的正式课程以外,学生在‘慧创城’里获得的所有经验都是课程,包括整个校园城市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非制度层面的东西。”朱雪梅说。
“慧创城”的小公民们在“慧创城”中“当家作主”,参与城市“八大系统”的管理,获得选择的机会。他们分工合作、自我醒觉,丰富个人经历,发展综合素养,在真实的城市生活体验中解开成长的秘密。
“六大学院”的成立:碎片化为整体
“儿童大学”是“慧创城”八大系统之一的文教系统的核心,也是转变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八大系统”在慢慢建构的同时,朱雪梅也在心中悄悄酝酿着“儿童大学”的内部结构。
“‘儿童大学’怎样才能体现面向儿童的未来发展呢?既然小学生未来要步入大学,那我们‘慧创城’的‘儿童大学’可不可以像现实中的大学一样进行学院制教学,让学生具有全新的学习体验,提前感受大学的生活?”
在得到学校教师的一致认可后,朱雪梅带领教师团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决定从设定各学院的“育人素养指向”入手,先后划分出“能言善辩、好读擅书”“理性思维、应用创新”“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审美表现、匠心创造”“身强体健、健康生活”5种育人素养,将原有国家课程进行分类,将语文和英语这两门工具性的、体现人文素养的语言学科分为一组,并设立为“语言学院”;把数学、科学和信息技术这三门具有理性思维、体现科学精神的学科分为一组,并设立为“理创学院”;把道德与法治体现社会法治精神的学科单独设立为“法育学院”;把音乐和美术这两门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学科分为一组,并设立为“艺术学院”;把体育与健康这门强调身心修养的学科单独设立为“体健学院”。此外,学校还将校本课程“海洋教育”单独设置为“海洋研究院”,将其“育人素养指向”确定为“亲海爱海、知海探海”,旨在通过项目式的海洋研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海洋素养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似大海一样的品格。
自此,“儿童大学”中的“六大学院”正式“挂牌”。但与此同时,一个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出现在朱雪梅的面前。
“文教系统中的‘儿童大学’是‘慧创城’的心脏,‘儿童大学’中的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了‘慧创城’小公民的生命成长和未来发展。‘儿童大学’形式上设置了‘六大学院’,但不能‘新壶装旧酒’。如果学院里的课程仍与传统课程无异的话,那么即使‘八大系统’能带给学生一些‘有意义+有意思’的学习体验,也只是一种‘过家家’式的学习,缺乏一个能维持‘慧创城’小公民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与之相配套的课程。那将会成为‘儿童大学’,甚至是‘慧创城’的一个致命的问题。”
在认识到问题的核心后,朱雪梅和教师团队决定对“六大学院”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试着打破学校传统分科课程体系与学院“育人素养指向”之间的先天矛盾,带动课程的整合融通,从而帮助“慧创城”实现内涵发展。
朱雪梅带领教师团队从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着手,在为每名教师配齐全套课程标准的同时,印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再研主要任教学科课标的深感悟”“研读其他学科X本课程标准的新认识”“新学期课程融合、项目化学习的思考与规划”三个主题版块,引领教师在深入研读“1+X”本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的融合发展。
同时,为使教材和课程标准研读更加科学有效,学校还专门邀请科研院所的课程专家为教师们解读课标、研究教材、研评课例。教师们在一起围绕课程体系中课程框架搭建的科学性和课程设置的有效性进行一次次的论证和“头脑风暴”,反复商讨,不断地研究、试教……
在对课表进行深入研究后,朱雪梅及教师团队将“六大学院”中的课程划分为基础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两类。其中,国家课程是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体现社会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国家课程应是“儿童大学”的基础性课程,是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发展性课程即学科兴趣选修课程,是对基础性课程的补充与完善,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落实学校的育人理念和育人目标,对学科基础素养和学习基本素养进行补充完善,为学生自我规划、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发展提供机会。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我们还开发了‘节日性课程’。就是每年的学院节日,通过一些‘有意义+有意思’的节日性课程的设置,来让学生们去实践、展示,并且在展示实践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朱雪梅表示,“慧创城”将语言学院的节日性课程设置为“乐读节”,将理创学院的节日性课程设置为“城市节”,将艺术学院的节日性课程设置为“悦动节”,将法育学院的节日性课程设置为“法育节”,将体健学院的节日性课程设置为“体健节”,将海洋研究院的节日性课程设置为“海洋节”。丰富灵动的学院节日为学生搭建了多维的成长平台。
从“慧创城”的诞生到“八大系统”的搭建,再到“六大学院”的成立及课程的融合发展,在朱雪梅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慧创城”的“城市”系统日渐完善。与此同时,与“慧创城”为学生创设实景化的、与多元融合育人生态场域相适应的学业评价改革也在同步进行。
“‘慧创城’学生学业评价要突破的点就是从传统的单一化的考试评价转向多元化、动态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科学评价。”经过反复的“头脑风暴”,朱雪梅和教师团队最终想到了用金融系统中发放的“城市币”这一充满童趣的评价载体,将“儿童大学”学业评价与校园城市各个系统打通,将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多元化评价与日常教学打通,将小公民学业和品格的综合表现记录在“儿童大学”学业评价登记卡中,由小公民成长管理中心记录,定时发放“城市币”。
“‘城市币’不仅能在城市商业系统里兑换学习用品、学生流行品,而且可以‘购买’各大城市系统的各门课程。‘小公民们’为了能在‘慧创城’中体验自己喜欢的岗位或者购买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和课程,会通过学业考评、城市岗位薪资、家长大学活动等方式努力地赚‘城市币’。”
至此,借助“城市币”这一载体,“慧创城”中不同系统得以链接,一套逻辑自洽的规则由此建立。“慧创城”开始如同朱雪梅最初所设想的那般,成为为学生提供实景化体验、推动学生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的未来学校;成为打破校园围墙、变革传统教学方式的多元融合课程集群;成为重构育人素养指向、助力每个生命顺势成长的综合育人生态场……
“今天,我们带给学生的课程以及带领学生体验的学习方式终将演化成学生未来行走的思维方式。”正如朱雪梅所言,这座将视角重新转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城市”的出现,见证了一个个“海范儿少年”的茁壮成长,也成就了每个生命的自由绽放。面对人工智能、元宇宙技术日益兴盛的将来,如何变革学校教育以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朱雪梅仍将继续她的探索。
“慧创城”城市节艺术才能展示
“慧创城”儿童大学语言学院“书市大集”
“慧创城”各岗位的工作人员
“慧创城”“十个一项目”家庭情景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