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淄博张店:家校共绘“美好教育”新画卷 滨州市学前教研流动站正式启动 威海市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揭牌成立 菏泽定陶区举办“强镇筑基”教师培训班 保障困难家庭学生上学无忧 图片新闻 以督导方式创新激发教育管理新活力 曲阜:以儒韵清风育美德少年  “警校家”保护学生平安出行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临沂兰山区

“警校家”保护学生平安出行

□ 记者 张晓燕 通讯员 李正华 沈磊

“你看,学校门口的北京路从东到西,多宽敞!即便在上放学高峰期,现在也能保证两个车道的畅通。”临沂金盾小学副校长王兆同站在学校大门口对记者说。

他说的北京路是从东到西贯穿临沂新城区的主干道。这条路上有3所中小学,原来每到上放学时段就交通堵塞,让人发愁。为此,3年来,兰山区推动“警校家”工作方法,护佑学生平安出行,确保了道路畅通。

治理周边,凝聚工作合力。治理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最重要的是形成工作合力。针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的形势,兰山区教体局、区交警大队、区城管局等单位创新工作思路,多次研讨后创建了“警校家”护学岗模式,多方携手,从优化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环境及交通秩序入手,维护和保障上放学高峰时段学生进出校园安全。辖区内各中小学、幼儿园确定交通安全执勤岗位,由教干教师、家长志愿者、交警、城管队员等一两个人守护一个点位,维持秩序,疏导交通。目前,校园周边每天执勤的有交警、公安民警、城管人员约300人,近2000名学校教职员工、家长共同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宣传教育,树牢安全意识。多渠道开展安全教育,让家长和青少年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平安出行的“第一责任人”。该区利用线上、线下教育资源,通过开展主题班队会、“小手拉大手”、“文明出行,礼让他人”等活动,定期邀请交警到校给学生上交通安全课,集中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注重家校沟通,每学期全区各学校发放约40万份交通宣传材料,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宣传交通知识,进一步扩大了宣传的深度、广度。同时,积极开展“1530”安全教育,即利用每天离园前1分钟、每周五离园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前30分钟对中小学生、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开展相关活动,宣讲安全知识,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执行有力,坚持长效常态化。学校门口安全有序最重要的是长效常态。兰山区设置了公安交警“助学岗”,由200多名公安民警、交警等在上学前一个小时和放学后在学校门口站岗,指挥疏导过往车辆和接送孩子的家长,护送学生们安全过马路。设置城管“爱心护学岗”,在上放学时段,全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附近有两名执法人员开展“爱心护学岗”工作,清理校园周边环境,确保学生、幼儿出入安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校园周边市容环境专项治理管理工作台账,划定禁止区域,设置明显标示牌,严禁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进入,避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影响 。

此外,兰山区还发动学校,依托文明创建、全环境育人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家长群体的积极性,探索实现校园门口、周边安全出行活动化、课程化。据临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闫卫星介绍,该校每天上放学期间,就有家长先送完孩子,然后自发在学校门口及周边维持秩序,少的时候有40人,多的时候有七八十人,持续四五年了。临沂金雀山小学探索校园门口安全管理工作课程化,形成了“定期交通安全培训——警校家齐守护——总结护学安全点评”的工作经验。2019年至今,2.1万多名家长志愿者协力上好这一堂“马路边上的家长成长课”,“金小警校家联动护生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2020年以来,兰山区致力于以校园门口安全防护、校园内部安全教育打通学生、幼儿安全出行“最后一公里”,有效护佑了学生以及幼儿的出行安全。该做法已在辖区176所中小学、幼儿园推广实施,学生上放学期间车辆通过校园门前道路平均用时由10分钟缩短至2分钟,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