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聚焦人才“稳引培”“三全”硬招见实效 黄河精神黄河文化育人体系调研团顺利完成黄河沿线高校考察任务 研究生暑期研学助力乡村振兴 济南大学四千余名学生奔赴全国各地进行暑期实践 曲师大地理与旅游学院调研“生态渔业”乡村振兴 山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宣讲队赴荣军医院传递拥军情 “时代的华彩———山艺建校65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央美术馆开展

第4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4

黄河精神黄河文化育人体系调研团顺利完成黄河沿线高校考察任务

本报讯(通讯员 康建军)7月15日,山东省高校黄河精神黄河文化育人体系调研团各位成员圆满完成黄河沿线高校考察任务,顺利返回各自学校。

根据山东省教改重大专项“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进课程教材研究”的要求,按照项目分工合作研究机制,由聊城大学牵头,菏泽学院、德州学院、滨州学院等学校参与的山东省高校联合调研组,就黄河九省区高校全面推进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进课程教材研究工作进行广泛调研,持续深入探索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融入课堂教材和育人体系的有效路径。

据悉,本次调研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从黄河下游地区的山东省、河南省,驱车上溯到中游地区的山西省、陕西省,调研团依次实地调研了滨州学院、德州学院、菏泽学院、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在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进课堂进教材方面的良好做法。滨州学院、德州学院、菏泽学院立足地方特色做黄河三角洲文化、黄河故道文化,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立足黄河做特色期刊、建设教育部重点社科基地,山西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做三晋文化,都是围绕着黄河做文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调研团稍事休整,就开始了第二个阶段的调研。从黄河上游地区源头的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到中游的内蒙古自治区,调研团顺流而下,依次实地调研了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调研各高校黄河精神、黄河文化育人体系的实际情况。青海大学的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青海师范大学的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西北师范大学的黄河都市文化保护传承研习、宁夏大学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沙地治理、内蒙古大学的黄河流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研究等,均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形成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值得调研团学习。

调研期间时值假期,天气炎热,联合调研组的各位领导和教师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学校和一线,深挖黄河文化、黄河精神的内涵,调研各高校在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融入课程、教材的有效路径,全面推进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进课程教材工作。同时,调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是丰富了黄河文化教育育人联盟高校的资源,加强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深挖黄河文化教育元素,加强资源整合,凝练多元、特色的黄河文化、黄河精神,推动黄河教育资源共享。二是有助于建设上中下游一体化的黄河文化、黄河精神区域特色课程群与教材群,整合校际校地资源,融入山东地区特色黄河元素,建设黄河民俗、黄河经济、黄河音乐、黄河美术、黄河历史、黄河环境保护、黄河智能治理等多维融合课程与教材体系,涵盖通识课、专业课与选修课,融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三是有助于建设东西部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库,运用数字化技术,建设丰富“沿黄高校黄河教育资源库”网络资源与共享平台,推动课程上线,建设数字化教材,丰富教育资源,突出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的关联互融及齐鲁文化底蕴。

根据安排,调研结果将应用于下一步的工作,推进黄河文化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将专业教育与黄河文化教育结合,将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手段,推进黄河文化“进课堂、进头脑”,打造具有黄河特色的高校特色育人格局。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