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漠深处书写“大胆”的青春
2013年4月,母校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张贴了一张西部计划宣传海报,上面赫然写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吸引了我,那一年,我刚好毕业。
一个强烈的念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做出了一个在当时有些“大胆”的决定:用1—2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参加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义无反顾进兵团
2013年7月,我带着对母校的依恋,带着一份志愿情怀,也带着对兵团的向往,踏上了西去的列车,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因为是护理专业毕业生,我便选择去离师部铁门关市有800多公里的38团医院工作。
我是建团以来第一个男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简单而又平凡。打针、发药、铺床、输液,在专业专注中呵护着生命;交班、接班,白天、黑夜,在时光交替中把握着生命的轮回。作为当时医院唯一的男护士,我对护士长说:“同事们都有家人,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我来值夜班。”从此以后,我就成为“值夜班专业户”。母校教给了我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也赋予了我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使命。一有空,我便与同事们一起深入社区,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活动,为当地职工群众普及健康常识,大家亲切地称我为“最美男护士”。
2013年12月,我参加了师、市组织开展的民兵军事训练。第一次摸枪、第一次打靶、第一次匍匐前进……准军事化的高强度训练,不但增强了我的“兵”意识,而且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兵团民兵的光荣与自豪。
在团场服务半年后,项目办领导将我调到了铁门关市政协继续服务。在机关,我掌握了一名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公文常识、写作能力、档案整理知识等,承担起了政协办公室秘书的工作。特别是两次筹备参加铁门关市“两会”,我以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扎根边疆发光热
2014年7月,服务期满后,我有了一个回到家乡潍坊在三甲医院工作的机会。这一年,我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继续扎根在兵团。2015年2月,经过公务员层层选拔考试,我从一名留疆志愿者成为一名兵团监狱人民警察。
这份选择,更多的是来自母校老师的教诲,来自“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召唤。从警8年来,从监区、指挥中心到办公室、团委,我一步一步在成长。2015年6月至今,我3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4次荣立“个人嘉奖”,荣获省部级表彰2次、厅局级表彰3次。今年6月,我荣获2022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我写下了请战书,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3年的时间里,我时刻牢记“生命重于泰山”,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加班加点起草撰写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情况汇报,下发各类通知文件,印发会议纪要,编印每日动态……连续256天奋战在工作岗位上。
负责团委工作以来,我创新开展了主题团日、青年志愿服务、青年联谊会、无偿献血、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取得了积极效果。2021年,我被选派参加新疆共青团基层团干部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
青春奋进著华章
在学校时,我是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被评为“2011年度优秀学生”。工作之后,我将热爱公益事业的大爱初心带到了新疆,发扬“献出一份血、传递一份爱、温暖每颗心”精神,多次无偿献血共计5600毫升;2014年12月,我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检测血样,获得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库尔勒市红十字会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2019年10月,我完成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是母校对科学和医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让我战胜了自我,做出了这些在别人看来“大胆”的决定;更是在母校参加社会活动的实践,让我对投身公益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今,我承担起了西部计划宣讲员的工作,当起了兵团故事的书写者和讲述者。2019年4月,我参加了兵团西部计划招募宣讲工作。半个月的时间,我和团队成员走进全国5个省份的近30所高校,向师生分享了我们扎根西部的青春故事。在一大批和我一样留在南疆、留在兵团年轻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选择来到兵团、建设兵团、扎根兵团,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书写青春使命和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