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聊城大学龙舟队世锦赛载誉而归 山东:“烟火味”“轰鸣声”中升起“职教力量” 我省出台政策优化“乡村学校”布局 省教育督导学会督导评估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日照举办 图片新闻 朱金烈:做留守儿童的“好爸爸”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遇见乡村“大先生”】

朱金烈:做留守儿童的“好爸爸”

□ 通讯员 贺俊波

在地处沂蒙老区、孟良崮山脚下的沂南县岸堤镇初级中学,有这样一名班主任:28年如一日,坚守乡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留守爸爸”。他就是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首期“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朱金烈。

“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的人生负责。”在朱金烈眼里,每名学生都是一艘待发的航船,他要为每艘航船挂上风帆,让它们扬帆远航。

刚担任班主任时,朱金烈得知有些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辍学了,就翻山越岭,不辞辛苦,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家访,有时先垫上学费,想方设法让学生重返校园。看着一名名学生走出大山,他的心里感觉比吃了蜜还甜。

近些年,由于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农村学校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滋润,往往自控能力差,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坚持道德原则,特别是不能抵挡网络的诱惑,天天玩手机、打游戏,以致学习效率低、身心健康堪忧。他们往往孤僻、不合群,缺乏自信,在课堂上睡觉、迟到、逃学、打架斗殴、不服从教师管理,是一群最令教师头疼的学生。朱金烈秉承“不放弃每个孩子”的理念,摸清原因,为他们量身打造了教育转化措施。例如,全方位打造班级“家”文化,温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在班内设置“情感倾诉本”,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心态平和;开展系列主题班会,解决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充分打造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借力爱心团体,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帮扶,等等。通过诸多措施,朱金烈努力把班级经营成一个温暖的“家”。

然而,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朱金烈心中却充满了深深的愧疚。

2010年,朱金烈担任九年级班主任,他的父亲突患重病。这无疑是晴天霹雳。一边是老父亲重病在身,此时最需要他照顾;一边是九年级学生面临毕业,也正需要班主任的陪伴。怎么办?父亲安慰他:“我这里没事儿,有你娘,你不要过多挂念。学生离不开你,更需要你,你安心教学就是。别忘了,你是一名党员啊!”他含泪点头。

一天,老家的人突然打来电话说父亲病危。当他急匆匆赶回家时,父亲已经与世长辞。他竟然连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母亲说:“你爸前两天一直在念叨:‘金烈快回来了,快回来了。’”听了这些话,他泪如泉涌。

28年来,有喜,也有忧;有苦,也有甜;有快乐,也有悲伤。2022年,朱金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还获得“沂蒙名师”“临沂市优秀班主任”“农村学校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2023年,被评为“齐鲁名班主任”“沂蒙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在语文教学中,他注重对学生作文的指导,着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深深地爱上了写作。他辅导的多名学生在各级作文比赛中获奖,并在刊物上发表了作文。他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懈登攀,并把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方面的心得和感想写成论文发表在各级刊物上。其中,班级管理经验《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一文被《德育报》刊发。

曾有人劝他:“你已经是高级教师了,别干班主任了。干班主任,操心受累、不讨好。”妻子也对他说:“带完这一届学生,你就别干了,抽时间照顾一下咱们家吧!”面对他们的劝说,朱金烈笑而不语。他深深知道,他是一名班主任啊!他一刻也离不开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不管前面有多么艰难,有多少风雨,他都会情系桃李、奋力向前……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