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深化信息公开助力教育实事“落地”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张文鹏)今年以来,德州市将扩大中小学午餐午休覆盖面、开展中小学教师护眼灯安装配备列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全市教体系统紧紧围绕教育民生项目,完善更加规范、透明、便民的信息公开机制,加大公开力度,引导群众全过程参与、全过程监督,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实事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助力民生实事高质量落地见效。
为用好信息公开主平台,实现民生实事全过程公开,德州市各县(市、区)教体局均在政府网站设立了“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专题网页,以文字、表格、图片等丰富的信息形式,全过程公开教育民生实事项目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案、责任人、工作措施、进展情况等信息。今年以来,累计公开各类信息300多条,实现了教育民生实事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同时,该市开展“面对面”观摩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全过程参与。在推进教育民生实事项目过程中,全市教体系统积极开展现场观摩、座谈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看项目、听意见、提建议,累计开展现场观摩、座谈等活动24场,470多人次参加,梳理吸纳有关意见建议30多条,促进了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参与、监督教育民生实事。
德州市还借助媒体“放大器”,持续释放民生实事政策效应,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民生实事的浓厚氛围。全市教体系统积极与电视台、报社加强协调配合,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教育民生实事政策、进展、成效等,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今年以来,累计在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大众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发表教育民生实事稿件12篇。
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德州市教育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其中,扩大中小学午餐午休项目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全市共有256所学校提供午餐或午休服务,惠及学生14万多名,城区中小学提供午餐午休的学校占比达77%。小学教室护眼灯配备试点工作已完成基本配置,预计年底前将完成全市600所小学配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