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驱动县域职业教育跨越发展“新活力”
今年开学,人们惊奇地发现,武城县职业中专教师队伍里增加了42张新面孔,且这些新入职教师全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这所学校依靠什么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他们来到武城县投身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办学越来越有活力,教师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学校党总支书记范福亮介绍说,武城县职业中专自1970年建校以来,首次集中引进这么多高学历人才,必将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活力、新气象。
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武城职专老校区位于城区中心位置,占地65亩。3300多名学生、200多名教职工挤在有限的空间里教学、生活,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困境,该怎样“破局”?
武城县以大手笔描画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蓝图。2022年5月,在县城西郊启动了武城县职业教育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这个新项目占地505亩,建筑面积达13.1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4亿元。目前,已有10余个单体项目完工,其他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职业教育的事,必须顶格办。”谈起项目建设,武城县委书记朱恩鹤表示,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新时代应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据介绍,新学校将在2024年12月投入使用,是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可容纳200个教学班、1万名学生在校学习,年社会培训能力可达5000人以上。对此,武城县县长王丽慧说:“政府统筹安排,集中优质资源,全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不仅如此,武城县在财政、编制紧张的情况下,已经连续3年每年为职业中专补充师资15人以上。今年,又克服困难,为这所学校引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50人。目前,第一批42人已经到岗。
“在武城,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底气所在。”范福亮说,“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倾力支持、大开‘绿灯’,促进职业教育走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中央。”
“一个不算富裕的小县对职业教育如此重视、支持,是吸引我来此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在省城某水利勘察研究院工作2年、辞职应聘到武城职专任教的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陈龙霄说,“我学的是建筑专业,我相信在这里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办学越来越有活力
9月12日,学校机电专业二年级学生矫玉哲正在实训室里进行中央空调零部件的拼接安装训练。谈起未来,他充满信心地说:“将来,我可以通过职教高考、技能大赛升入高一级学校,也可以通过大赛练得一技之长,就业前景也会很好。”
据学校副校长赵兴录介绍,目前,中职办学由原来的以就业为主逐步转变为升学与就业并重,学生的选择更加丰富和多元。近年来,学校每年有毕业生1200人左右,升入本科院校的保持在200人以上,升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占90%以上,加上部分选择就业学生,学生有效就业率达100%。
9月11日,学校组织新入职的42名教师走进德州玲珑轮胎有限公司、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等县内骨干企业进行参观、考察,近距离感受校企融合、合作办学的新气象、新内涵。
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和先进企业需求,新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中餐烹饪与中西面点、酿酒工艺与技术、食品安全检测与技术等6个区域急需专业。按照“专业+企业”的“双主体、分段式、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与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龙祥公司三方构建起“两校一企”合作模式,与水星汽车部件公司等企业开展了“一校一企”模式,与京东集团、火山引擎等企业开展了“飞地合作”模式,与北京李尔集团、青岛海尔集团开展校企联合培养试点,与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古贝春产业学院,与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现代食品产业产教融合联合体,聚焦企业需求,深耕产教融合,推进订单培养和企业学徒制模式,职业教育更加“接地气” “有底气”,学校办学更加有活力。
办学有活力,带来了社会影响力,更增加了招生的吸引力。今年中考一结束,学生家长刘中伟就带着孩子刘思琦来到学校,报考了计算机专业,希望能被录取,实现孩子的心愿。“这和几年前给老师‘分指标’招生,确实不一样了。”赵兴录说,“招生连年爆满,优质生源逐年递增,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热门专业只能以质定量进行招生。”
通过培训、参观、现场体验,家在济宁市、今年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旅游服务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新入职教师谭晨深有感触地说:“教育触觉强、办学有创新、社会有影响,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并走进了这所学校。”
教师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9月10日,陈龙霄与建筑专业骨干教师孙敬国结成了专业教学的师徒关系。这是42名新入职教师度过的第一个教师节,他们全都有了自己专业成长的“师傅”。“这是学校实施的一对一‘青蓝工程’,帮扶青年教师传承职业教育是老教师的责任。”副校长于奎川介绍说,“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致力于在教师成长上下功夫。”
为此,学校实施了“培名师”工程,让教师获得更多职业的荣誉感、专业发展的幸福感、教育教学的成就感。“学校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事业提升搭建了大平台。”于奎川介绍说。“请进来”是让教育专家、专业匠才走进校园,让教师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了解最前沿的行业动态;“走出去”是加强对外交流,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走访交流,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学校还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技能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等赛事,以赛促教,提升专业素养;连续两年承办了山东省技能大赛中职组“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赛项,助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培名师”工程的实施,助力教师专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3名教师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37名教师被评为德州市教学能手,1名教师的教研成果获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2年度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教师的荣誉感、成就感持续提升,“比、学、赶、帮、超”的热情空前高涨。
这种氛围让来自江苏省泰州市、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的新入职教师翁鲲非常感动。他说:“成就+奉献,是我选择来此的初心,也是我的教育情怀。”翁鲲今年32岁,已经成家立业。在此之前,他两次到安徽、云南支教,在泰州已经有了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我相信,从事职业教育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成就感。这里的发展水平与泰州相比有差距,会更加激发我的奉献精神。” 翁鲲补充说。
据介绍,这42名新教师,三分之一来自德州市及山东省外,一半以上是专业技能课教师。“这么多青年人选择到武城职专建功立业,我们一定待他们如亲人,以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让他们来得了、留得住、扎下根、有成就,开拓出县域职业教育跨越发展的新天地。”范福亮饱含深情地说。(摄影 张晓帆)
新入职教师参观学校物联网实训中心
学生参加山东省机器人技术应用大赛
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服务活动
“青蓝工程”让42名新入职教师有了“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