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金乡:教育共同体构建县域教育新生态 威海市校地理论宣讲联盟成立 滕州新增66辆专用校车护航乡村学子上学路 胶州“幼有优育”不断取得新突破 临邑县启动“艺”起阅读工程 滕州新增66辆专用校车护航乡村学子上学路 优化作业设计助力“双减”落实落地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金乡:教育共同体构建县域教育新生态

□ 通讯员 王超

日前,由金乡县育才学校、县中心教育集团、县东城小学、县万福学校4个成员单位组成的金乡县育才教育联盟成立,标志着该县教育共同体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推进。“我们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共同体组织,城区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城乡学校组建教育教学共同体,不同学段组建教育园区,以及普特融合教育共同体等形式,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实现教育优质资源效益最大化。”金乡县教体局副局长刘卫奎说。

为进一步实现全县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金乡县积极探索组建教育教学共同体联盟,探索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城乡共建、校际共建等多种方式,持续打造横到边、纵到底的教研体系,致力于构建同频共振、资源共享、合作竞争、优势互补的县域教育新生态。

城区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实施集约化发展。目前,金乡县城区中小学已组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济宁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中心教育集团、王杰小学教育集团、王杰中学教育集团等。各教育集团包含若干校区,集团内部人员统一管理,资金统一调配,财物统一管理,通过共享、融合、流动、多元、共赢等方式,将优质的教学、评价、管理经验和方法向集团内部辐射。

组建城乡教育教学共同体,加速县域优质均衡。在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基础上,金乡县以城乡教育共同体组建加速县域优质均衡发展。其中,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与司马教育联区共同体、金乡县春城小学与化雨镇教育联区共同体分别以王杰中学、崇文中学、实验中学、育才学校等为引领,涵盖全县所有镇街学校参与的初中教育教学共同体,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深入研究县直学校的优势与农村学校工作实际相结合,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建设规划、发展目标相融合,以实现学校的跨越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王杰小学教育集团与鱼山街道教育联区教育教学共同体依托王杰小学丰厚的红色资源,弘扬英雄王杰精神,加强教育教学共研,增进友谊,深化交流。

不仅如此,各教育共同体还整合统管双方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窗口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学校内涵发展的各项指标任务,积极探索“学校管理一体化”模式。金乡一中教育园区助推不同学段衔接。该教育园区是目前新成立的教育共同体组织,由金乡一中、湖西中学、香城小学组成,包含高中、初中、小学3个学段。通过实施基础教育各学段贯通培养,构建“高中衔接初中、初中衔接小学”的办学模式,各成员学校共享办学理念、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办学成果、教学管控体系和学校治理体系,打通学段壁垒,形成小初高一体化发展格局。

“我们教育园区统一调配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在保持学校行政隶属关系和教职工人事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共同开展从小学教育到高中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在谈到教育园区工作机制时,金乡一中校长安殿民说,“主体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交流,成员校定期选派教师到牵头校跟岗锻炼,并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教师结对、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措施,为各成员校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在课程教学、教师培训、教学科研、质量评价、实践活动等方面改革创新,提高工作实效。”

普特融合教育共同体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融入社会,学会自理、自立、自强,是培智学校的教育目标,也是家长们的期望。我们在课程设置、学科节次、活动安排等方面根据学生需要及时调整,大力开展融合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金乡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李爱民介绍说。

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金乡县成立了由特殊教育学校、致远实验学校、香城幼教集团以及部分中小学组成的普特融合教育共同体,大力开展融合教育,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与劳动实践融合、深化融合教育培养学生生活技能、推进社会实践融合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开展普特教育融合,加强特殊教育教研,强化师资培训,探索协作共建教育模式,建立健全学校随班就读、随园保教工作长效机制,确保适龄残障儿童应随尽随、就近优先入学。特殊教育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目前,金乡县重点打造城乡初中、城乡小学联盟共同体,辐射带动乡村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强化乡镇教育服务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引领和吸附作用,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施强校扩优行动,成立、完善了中小学城乡教育共同体、城乡教研联盟,把集团化办学的优势扩展到农村学校,积极探索开展区域间教育协作模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带动县域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