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突出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二次开发策略研究 短视频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制作 “小胖墩”和“小豆芽”的转变策略济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突出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二次开发策略研究

——以山大版六年级《宽仁厚爱》单元教学为例

□ 济南市章丘区教体局教研中心王文倩

山大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区域地方课程必修教材,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开设。既然是地方课程,必然应服务于地方、立足于地方。地域性是地方课程的首要特征。济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在中华文明的源头高高耸立的大舜,有举世闻名的龙山文化、洛庄汉墓,是医者扁鹊、战国时期哲学家邹衍、唐代名相房玄龄、爱国词人辛弃疾、宋代才女李清照的故乡,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我们鼓励、支持、引导教师把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与山大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融合,根据实际情况删减、替换、重组、拓展、添加教材内容,以便使教学更加有效、教材更有针对性。突出地域特色的教材二次开发既能体现地方课程直接反映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又能提高教材自身的适合性。

一、教材存在的问题

我们根据调查问卷情况分析,结合教师日常教学中的教材使用反馈,通过教材研读,梳理出山大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存在的3个共性问题。

“经典驿站”存在前后文本逻辑思路不顺畅的情况。每个单元的“经典驿站”共有5篇选文,围绕同一单元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诠释。选文在编排时存在不贴合课题、前后思路不顺畅等问题。

“人物长廊”中存在人物选择不贴合主题、内容编排不合理的情况。每个单元的“人物长廊”选编两个人物,通过人物事迹和生平体现单元主题。教材在选择人物时存在不能贴合单元主题的情况。

与之配套的课程资源比较匮乏。由于山大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属地方课程,使用范围较小,客观上造成了地区与地区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困难,各界对教材的关注度不够,研究、讨论、评述得很少。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与之配套的课程资源很缺乏,教师用书、课件、教案、备课资料寥寥无几。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二次开发中突出地域特色的策略

基于山大版教材存在的问题和学情分析,在教材二次开发理论的指导下,为将地域文化素材合理、有度地融入教材、融入课程,搭建起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沟通的桥梁,我们总结归纳出了突出地域特色的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二次开发策略。

(一)“经典驿站”版块的二次开发路径

1.整合教材,理顺关系。整合教材是在不背离教材意图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重新组合。教材的编写逻辑只是给师生的教学提供一个文本,不一定是学生容易接受的认知逻辑。整合就是将教学内容的线索、顺序、层次等编排得更为合理,将教材的叙述逻辑调整为学生的认识逻辑,利于学生将教材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以六年级《宽仁厚爱》单元为例:编写内容没有逻辑层次,如果按此顺序教学,就难以处理好同一主题下文本的前后关系。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可按从个人到国家的角度调整为《仁者达人》个人修养——《为仁由己》克己复礼——《仁者亲仁》国家和个人——《保仁存己》国家兴亡——《一国兴仁》家国情怀。这种做法既考虑到学生对“仁”的认识由浅入深、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

整合教材,不能简单地徘徊在教材的表面知识,教师既要分析教材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合理调整,又要设置有逻辑的问题链和探究情境,为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石。

2.删减教材,削枝强干。教材在编排时为了照顾主题需要,选取了一些缺乏典型性、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陈旧思想或者学生认知有困难的文本,需要我们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出发,进行合理取舍、删减。

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提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有区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坚持“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以对教科书的取舍,要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两大原则,对脱离课标和学生实际的内容以及非重点的内容要毫不吝惜地舍去。

3.补充教材,添枝加叶。补充教材就是要使单薄的教材逐渐丰满起来,拓展教材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思想体验和情感体验。当然,补充教材应适度,不宜贪多,不能把课堂变成资料展厅,加重学生的负担。山大版教材在编写时注重儒家经典文本的学习,对其他学派经典文本涉及较少,所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时,教师要读懂教材上的“留白”隐含的信息,并善于在教材的“空白”处挖掘、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以六年级《宽仁厚爱》单元为例:可以补充“爱人利物之谓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两种对仁的理解和认知,它们分别来自庄子和程颢。补充内容可以在不同层面丰富学生对“仁”的认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一核心思想理念更立体、更全面。

(二)“人物长廊”版块的二次开发路径

1.替换人物,贴合主题。为把单元主题通过人物事迹体现得更直观生动,应替换不贴合单元主题的人物。替换人物在选择上以地域文化历史人物优先,同时要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为学生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行为上落地的路径和参照,增加可以模仿、体验的可能。替换地域文化历史人物不仅能深化单元主题,而且增加了学生与地域文化的联系,使之在文化情感上更有归属感,在文化表达上更有自信心,在文化体现上更有侧重,在文化追求上更有目标。

2.增加人物,丰满主题。为使单元主题更加丰富立体,可以适当增加人物或者历史故事,从时间轴或者空间轴等角度进行增补。增补内容首先考虑地域文化人物和事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所在和所处的地域文化环境,理解自己与生俱来的地域文化基因,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比如在六年级《宽仁厚爱》单元增加仁孝始祖大舜的故事,大舜是中华文明发轫期的帝王,更是万世瞻仰的远古圣人。孔子“祖述尧舜”,孟子“言必称尧舜”,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在相应的单元主题下,增加地域文化人物,是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使学生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3.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教材在“人物长廊”内容的编排上,大多比较简短、点到为止,为教师二次开发预留了很多空间。根据已有教材内容进行填充,是教师常用的开发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秉持深化单元主题的意识,把人物填充得立体丰富,使其有血有肉,拉近学生与人物的距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的总体目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育人立意更加精准鲜明,布局安排更加系统完整,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呈现方式更加丰富生动。“经典驿站”和“人物长廊”两个版块的二次开发正是遵循总目标要求,通过补充基于地域文化的经典篇目、人文典故等载体形式,充实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使传统文化育人目标更突出、更显著、更具有说服力。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