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大雨哗哗下 月牙泉 与妻行(外二首) 欣闻金秋桂花香 吊在房梁上的竹篮 李清照:柔肠一寸愁千缕 我的父亲母亲

第8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8

李清照:柔肠一寸愁千缕

□陈琳

李清照生长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可能是泉水的灵韵浸润了她吧,她一出场就是那么的倜傥豪放,而又因着愁肠一寸愁千缕的凄清孤寂让人心疼。

李清照的词,总是那么的沁人心脾,似酒,又不是酒。

清醇的余香,绵长的回味,温婉的色彩和那飘逸着的缕缕情思……这一切,让我误以为那些词是贮藏已久的佳酿,在寂寞的角落里散发出怡人的香气——虽然啊,那只是水一样的情怀。

读李清照的词时,我会不经意地想到那一泓绿水上空濛的雨雾,唇间便会有一抹苍凉的水意划过。李清照被我固执地想象成一位撑着油纸伞、低头伫立在雨中的江南女子,透明圆润的雨滴从伞的边缘划过,不留一丝痕迹。李清照的词就是一轴微微潮湿的水墨画吧,淡到不能再淡,又浓到不能再浓,雨水伴着色彩在纸上洇开,绵延成亘古不变的印迹。

曾经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让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看到了一个女子的愁情。时事变迁,战乱初始,新婚燕尔的李清照与赵明诚不得不分居两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词句真真切切地记录了她对丈夫丝丝缕缕的牵挂。整首词中虽不见一个“醉”字,语淡情深间却又让人怦然心醉。

李清照也有过一段无忧的岁月。“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的她,会在雨后的黄昏,躺在闺房中,痴痴地看着沉香袅袅、纱窗纤竹,也会因来客无意的一瞥香腮微红而春心萌动。出身官宦人家的李清照,从小就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感知生活,把对美的体验慢慢融汇成自己的语言。她驾驭了美,从而征服了我们的心灵。

人间最难是寂寞,晚年的李清照在国破夫亡的凄清岁月中对酒抒怀,借酒消愁,词作哀怨而凄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让我们看到了在等待中慢慢消瘦的女子;“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词句,又深深地诠释了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时,一个词人心底的呐喊。“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啊!

在雨疏风骤里走过的李清照,免不了有“人比黄花瘦”的凄凉,可是,她的水一样的情怀,流露出对爱情的向往、对离愁别绪的惆怅,同时也有对“国破山河在”的豪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啊,竟然能让一个人绽放出如此璀璨的光芒。

岁月从不败美人,李清照是藏在时光里的美人,在岁月的打磨中愈加光彩夺目,她的聪颖与傲骨,柔情与相思,坚强与悲戚……她用蘸满诗香的笔墨,尽情抒发着万般情愫,不管是洞见大宋江山之羸弱,还是眷顾与丈夫的温柔岁月,皆藏其无以言说的忧愁。于其诗词,感之忧伤,暖之欢愉,在文字的世界里,她从未老去,她的诗词、她的风骨犹如她的名字在文学的史册上清晖永照、万古长青!

于是,我们便在这似酒非酒的醇香中沉醉、飞翔。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