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来青州,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把课间还给学生 济南特殊教育集团成立 图片新闻 枣庄:“五老”助思政擦亮育人“金色名片” 11家“听见梦想———校园广播站”落地菏泽市牡丹区 “‘码’上督导”马上办  挂牌督导增实效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来青州,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 通讯员 于化甜 孙文静

“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有着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称的“古九州”之一青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青州市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扎实开展“全域大思政”铸魂育人工作,推动中小学思政教育与研学实践深度融合,让学生们走出教室接受思想的洗礼、党性的锤炼,获得了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去弥河湿地了解生态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什么是绿水青山?什么是金山银山?怎样才能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青州市海岱小学的学生们带着疑问走进弥河国家湿地公园。在这里,他们了解了关于湿地的知识、认识了植物、辨析了鸟的种类,还纷纷化身“湿地保护小卫士”,为弥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一分力量。

“通过此次活动,师生身体力行,捡拾廊道和滩地上的垃圾,张贴‘请勿钓鱼’等环保标语,为弥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做一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学校带队教师安雪芹说。

弥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达1007.53公顷,共有植物384种、野生动物399种,构筑起河流、库塘、草地、森林、草甸等多种多样的生态景观带,是国家3A级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学生们在行走和劳动中增强了环保的责任感。

“我们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保护珍稀动植物,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学生陈佳音说。

“我们组织这次‘行走的思政课’,教育学生深入了解动植物生活习性及湿地保护基本常识,在广大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种子,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生态理念和实践能力。”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吕志军说。

去教育基地聆听红色故事

一张张照片掩藏着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故事诉说着一段段历史。弥河镇大关营小学师生走进华东保育院党性教育馆参观展馆、聆听故事、感悟历史,在思政课教师的带领下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

“这节思政课,我们将课堂‘搬’到了华东保育院党性教育馆,让同学们通过‘红色之旅’,更加深刻地铭记历史,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夯实信仰之基,传承民族之魂。”学校思政课教师刘庆玉说。

华东保育院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华东局为安置保护随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而创办的,曾养育了100多名革命后代,成为烽火岁月里的“红色摇篮”。展馆里,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让学生们对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学生田靖涵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了一堂难忘的思政课,我深刻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会永远牢记历史、努力学习,不负先烈们的奋斗和牺牲。”

去博物馆体悟历史文化

文物是文化传承的最好载体。一座博物馆沉淀了一座城承载了跨越千年的历史记忆。青州一中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带领下走进青州博物馆。在这里,他们和文物“对话”,与历史“相知”,近距离感悟家乡的历史文化魅力,树立起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明代赵秉忠状元卷、东汉“宜子孙”玉璧、战国金环首、龙兴寺佛教造像群等珍贵的文物,在思政课教师的讲解下仿佛“活”了起来。“青州佛造像是一颗颗沧海遗珠,它们的微笑奇迹般地穿越千年,遗世独立。来吧,来与它们面对面,试着静静感受那神秘微笑的感召力,然后不自觉地,你就会勾起嘴角,与它们一起微笑。”思政课教师王莹为学生们现场讲解龙兴寺佛教造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场学生全神贯注地听。

同时,翻开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斗争史,青州各族群众始终与全国人民同奋斗、共前进。博物馆中的红色文物,如“青州连”相关资料等是思政课的宝贵材料。“我们边走边学,在体验、实践、探究过程中深刻领悟到无数优秀青州儿女为救亡图存、追求真理,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篇章。此刻,我们的爱国爱家乡之情更加浓烈,文化自信油然而生。”学生赵宸希说。

赵秉忠状元卷是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青州人赵秉忠于明朝万历年间考中状元的殿试卷,是明代以前唯一留存的状元卷。当学生们亲眼看到这份无一涂抹、如同印刷体的状元卷时都惊叹不已。“我们要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将来为青州状元文化谱写新的篇章,为美丽青州代言。”学生张威说。

“来青州,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通过实践研学,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引导广大师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乡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厚植家国情怀。”青州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潘瑞涛说。

近年来,青州市围绕“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乡情教育”“财富财商教育”“科技与国防科工”“自然生态教育”等主题,开辟研学线路36条,将博物馆、古街、三贤祠等党性教育基地变为上好思政课的现成“教室”,组织大中小学师生10万余人次在研学过程中上好“行走的思政课”,让广大师生在行走的过程中感悟理论知识,磨炼意志品质,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