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问路”匠心“实践”
——读《问路经典:区域传统文化教育的“破冰”实践》有感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结晶,是促使我们不断发展超越的力量源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承担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上,济南市槐荫区教育和体育局总结近20年来全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探索,编辑了一本厚重的《问路经典:区域传统文化教育的“破冰”实践》(以下简称《问路经典》)。其中,既有专家学者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内涵分析、发展方向,又有教育管理者立德谋远、对育人路径的探索,更有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以文化人、师者传道的辛勤耕耘。细细读来,让人感受到了教育人不忘初心的执着、独具匠心的探索、润物无声的耕耘,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展阶段的传承、发展。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
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开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思考,提出了关于文化传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五千年文明,长风浩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历代人民的劳动实践中凝结升华、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传统文化,激励着中华民族不论经历什么样的坎坷和痛苦,不论遇到怎样的艰难曲折,都能够跨越险阻,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和跨越,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在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中,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新思潮、新思想、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也在不断反思和探索,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文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肩负立德树人神圣使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对国家民族历史和未来高度负责的初心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不断进行实践与创新。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活动、走进学生的心中,让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广大师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并且在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问路经典》一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迪。
“教育以人为本”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如果把一名活生生的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机械生硬地对其单向灌输传统文化,尽管这些内容和意义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充满了正能量,但学生面对“背一背”“默一默”“考一考”的机械“填鸭式”教育,也很难从内心产生共鸣。如果我们陷入教育目标功利化、教育形式简单化、教育内容陈旧化的泥潭,只能导致学生对经典产生恐惧感、乏味感,制约传统文化对新时代学生的滋养和激励。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如何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育人实效呢?我们的教育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我们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问路经典》前言中明确提出,“槐荫区教育系统是以课堂为主阵地,以主体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立根于经典,兼顾艺体的教育特色,为全区少年儿童打下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文化需要身体、心验、力行,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改变一般学科教学的思维方式,寻求更适宜的教育教学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兢兢业业地履行着“传道授业”的神圣使命,为了国家民族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无怨无悔。但是,由于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学生未必能够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之间的隔膜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我们所要传承的文化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然而,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只有文化传承成为学生自己精神成长的内在需求,使学生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人,教育者成为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文化传承在教育活动中才是和谐的。
在《问路经典》的一个个富有教育智慧的学校教育案例中,学生作为文化继承的主体,不仅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同时也成为主动钻研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求知的渴望、探究的兴趣和成就的欲望,传统文化的精髓思想在生动活泼、具体可感的教育活动中,润物无声地浸入学生们的情感感知和思维感悟中。经典诵读,不论是萌芽还是感悟,自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神气和底蕴;京剧润心、琴棋书画、传统节日、民俗习惯、文明礼仪、传统技艺、红色基因……一切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在槐荫教育人的探索和实践中,都摆脱了陈旧和枯涩,变得生动而具体、亲切而感人,变得可望而可即。文化的传承扎根到课堂教学中,活跃在德育活动里,生动到每名学生的一笔一画、一举一动、一唱一和中……
一切写到书上的东西都已经固化为知识了,根本的方法、活的思想方法,即哲学方法论所指之方法,只能通过学生的认知结合、身体力行、心领神会,触发到人的内在心灵世界的感悟,“明于道”而“修于德”。文化传统的传承,只有自然有机地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主阵地,与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融合起来,以知导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才是有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搭建起播种、启蒙、感受、提升的阵地和舞台,建立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载体。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学生组织、实践活动等都属于载体,要充分、有效、综合、创新地利用各种载体,切实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师生互动、思想情感“点燃”和“燃烧”的过程。教育的艺术从根本上看,就是一种如何使学生真正做到自觉、自律的艺术。和谐教育的原则也必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用爱心和真心去感动学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真善美”的教化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师生才能在和谐的氛围中,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我们的教育才是和谐而充满激情的,才是幸福和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