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 看见每一个 欣赏每一个 成就每一个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无人机公益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 临朐县竞技体育学校 体教融合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 2023国际计算智能最新进展会议在中石大举办 肥城市石横镇中心小学 传承中华美德践行“三爱三节” 聊城市东昌府区红旗小学 劳模工匠进校园弘扬劳动精神 学校微信群,发声要谨慎规范 图片新闻 寿光市王望初级中学 书香校园建设推进“三全”育人 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 “三礼课程”架设学段衔接“成长桥”

第3版:院校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
03

学校微信群,发声要谨慎规范

□ 廉德忠

前几天,一幅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微信群拌嘴”截图冲上热搜榜,引起了热议。双方争执、拌嘴的焦点是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这种教师和家长相当激烈的微信“舌战”会不会影响到家校关系,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微信群交流、发声该如何规范?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话工具功能的不断发展、开发,学校在特定的人群中建立的各种工作群、家校群、班级群等使学校的信息传播更加通畅,实现了多人同时互动沟通,大大节省了时间、资源等成本。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给学生家长和教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虽然大家都很忙,习惯于在群里“冒泡”;虽然微信群交流很方便,指头一点就能发表观点;虽然大家隔屏说话,也能尽情尽意……但是,家长与教师面对面地讨论更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即使微信功能再强大,也不能丢掉过去行之有效的教师家访、家长“访校”的传统。

微信群具有平台型、大家参与的特点。哪些信息、事情可以在微信群里发布,哪些问题可以在群内进行讨论,都应有一个原则,有一个约定;不能把微信群变成“拌嘴”“争执”的工具,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网上曾经报道某家长因不愿意花钱让孩子参加“研学游”而被踢出群的事情。对此,家长观点不一,争执不下,以致让学校莫衷一是,只好取消了原本已经安排好的活动。前一段时间,一则“因孩子未完成作业,老师在微信群里点名批评,妈妈发了一张图,群里瞬间沉默”的帖子冲上热搜榜。为此,群内发生了关于课后作业多少合宜的争执。这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家长之间观点的争执,其实已经成为“不可控情绪”的宣泄。这种微信群里“拌嘴”的事情时有发生,让学校和教师左右为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育决策,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左右教师的教育行为。

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人利用工作群、家校群、班级群等进行商品的交易,甚至借用微信群行诈骗之事。有的借助微信群销售学生文具,有的假借教师名义收取班费、活动费,有的冒充学校、教师推销各种生活用品……对这种已经超出“群规”的行为,有些家长不加分辨、盲目相信,上当受骗后却在群里纷纷“吐槽”,硬是把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形成了特定的群内“舆情”。这种“舆情”不但给学生、家长和教师造成了极大的精神负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和教师的教学,给学校、教师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回过头来,再看教师和家长在群内“拌嘴”的事情,就是因为“群规”不明,有些事情是不应在群内交流的。学校、教师建立的工作群、家校群、班级群等,其性质是工作交流群,比如下发通知、工作部署、班级事务公开等,以便更好地进行社会监督、家校沟通、工作推进。建立各自共同遵守的“群规”,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当务之急。公共话题在群里说,私密话题在私下聊,应该是微信群最起码的聊天规则。让微信群真正成为“工作群”“连心群”“成长群”,学校、教师、家长不但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