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幼教家教 对小班分离焦虑的教育思考 建设家庭图书角的实践与体会 借助网络平台帮助家长戒除“手机瘾” 图片新闻 “问题百出”,就一定让人“头疼”?  创建“乡村样板、家长放心”品牌 一次难忘的家访

第7版:幼教家教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幼教家教
07

对小班分离焦虑的教育思考

□ 王珉

小班新生进入幼儿园时常常会有哭闹、反复找妈妈、午休困难、进食困难等表现。虽然家长开始关注幼儿分离焦虑,使部分幼儿的焦虑得到了缓解,但还有部分幼儿出现了严重的分离焦虑情绪。究其原因,是这部分幼儿受到了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与呵护,一旦离开依恋对象就严重缺乏安全感。笔者从平时的工作中发现,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家长没有进行合理引导、幼儿自身情绪原因和教师的因素等,以致幼儿自身心理发生了变化。在幼儿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而是要用心呵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和游戏环境,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以有效缓解分离焦虑。为此,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相关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和分析,提出了新思路。

班级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培养幼儿归属感

幼儿园在设计开学仪式过程中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建立与园所的联系。教师穿着卡通形象米奇的服装在园门口接待幼儿,很多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前来与教师合影,愉悦的心情随之而来。还融入中式的入学礼,穿着汉服的教师带领幼儿领略不同韵味的活动室和户外游戏区。同时,教师围绕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开展主题活动,创设相关环境。教师通过绘本《情绪小怪兽》引入不同的情绪,并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幼儿可以感知自己的情绪,并且选择合适的颜色贴在自己的“心情瓶”上。幼儿园还通过教师安抚和情绪疏导、家长正向引导等形式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开设“情绪主题”生成课程,教师捕捉幼儿活动瞬间并记录下来,展示在墙面上,以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提升教师素养,有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情绪

幼儿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自主游戏案例评比、幼儿故事分享等活动,促使青年教师不断积累教育经验,深耕专业。定期开展园级教研、级部教研、班级教研活动,购买了学前教育类的图书、期刊供教师阅读,以提升他们的理论学习水平。当入园焦虑成为小班级部具有共性的核心问题时,教师通过“头脑风暴”寻找适合自己班级的解决策略。例如,针对分离焦虑严重的幼儿,采用半日作息制度,待他们适应后再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增强家园间的联系,不断调整教育策略,以便使这些幼儿尽快融入班集体。

开展精彩活动,让幼儿融入其中体验快乐

幼儿园开展了“请进来、走出去”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参加;开展了“秋摘”活动,教师带领幼儿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享受丰收带来的好心情。在美育课程中,教师变身为“树叶发型师”,让幼儿快乐地淋一场“红叶雨”;在传统文化课上,教师与幼儿一起感受鲁班锁、柳子戏、沙画、皮影戏的魅力;在红色教育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党的英明和伟大,教育幼儿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不断挑战自我;在区域游戏中,幼儿不时地发出一阵阵欢呼声……幼儿全身心投入,缓解了分离焦虑。

家园携手共进,助力幼儿适应新环境

通力协作,缓解家长自身的焦虑情绪。为帮助幼儿家长进一步了解办园理念,幼儿园召开了新生家长会;各班级召开“聚焦家长问题”主题会,让家长融入积极的氛围中,与教师来一场心灵的触碰,在收获教育经验的同时感受一份惊喜。通过一系列活动,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整体情况,熟悉了幼儿的一日生活流程,缓解了自身的焦虑情绪,进而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分享育儿经验,有针对性地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在幼儿入园前,教师让家长先带领幼儿来园参观,以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在幼儿入园后,教师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改变家庭生活的随意性,制定与幼儿园相仿的生活作息制度,不断减少家园生活的差异。教师还利用家长微信群分享幼儿在园活动的视频和照片,以加强家园双方的联系,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和担忧情绪。针对家长担忧的问题,如孩子社交能力较弱,教师积极引导家长为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小伙伴儿。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机关幼儿园)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