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凝聚时代新人培育的文化力量 让智慧教育在学校落地生花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 爱,是最好的成全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 从转变“小美盲”谈如何以美育德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从转变“小美盲”谈如何以美育德

□ 济南市历城区礼轩小学 刘振颖

在人工智能时代,“审美”是把人和智能机器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审美情趣”被列入2016年颁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这意味着审美能力将成为一种刚需。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2008年提出,“美盲比文盲更可怕”。在老先生看来,无视自然美,不懂艺术美,对美丑、善恶没有判断标准的人,皆可视为“美盲”。济南市历城区礼轩小学地处济南东部新城区,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窗口区域。学生家庭以周边农村的拆迁户居多,还有外地农民工、小商小贩、无业者等,他们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更没有意识去培养孩子的审美素质,所以学生中存在大量的“美盲”。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入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绘出以美育德新画卷。

一、用三结合美育课程,全领域开启以美育德

学校构建“基础理论→艺术鉴赏→艺术实践→审美提升→以美育人”螺旋式上升的美育课程内容体系,组建跨学科课堂,优化美育资源,丰富美育内容,拓展美育空间,激发美育活力,让学生感受知识的融合之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以艺术美为指向的学校美育课程

穿越时空的美学对话课程。学校依托大单元教学理念,开设了穿越时空的美学对话课程,每个月带领学生走近一位中外大艺术家或认识其一件艺术作品,通过视、听、嗅、品、触来感受国内外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了解名家名作背后的故事,体会名家的创作理念;通过学生的再创作,构建起完整、多视角的审美体系和育人体系。

融入自然的艺术写生课程。生活即审美。学校每周安排一节艺术写生课,让学生走出教室去贴近自然。在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过程中,启迪美、探究美、体悟美、创造美。并在写生过程中,让学生根据不同季节、天气、环境,结合语文课中的写景美文、古诗词,融入写生创作,让文学的语言美与绘画的艺术美做好结合。

传承基因的“三红大美课程”。学校结合办学目标,开设“三红大美课程”,即红色观影课程、红歌传唱课程、红色故事连环画创作课程。“三红大美课程”通过音与画、光与影的艺术熏陶,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传承基因、感受时代、筑梦未来,以“大爱之心”与“大美之艺”来培养“大德之境”。

(二)以生活美为指向的家庭美育课程

美是把日子过好的能力。学校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为其制定家庭美育课程学习单,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或创造色彩美、造型美、图案美、结构美、语言美、仪态美、整洁美、建筑美、光影美、诗意美。“十美”学习单指向生活中的十个任务,如为父母或自己设计一次重要场合服饰穿搭,设计制作一个名家绘画风格的创意拼盘,用照相机记录一个具有名家色彩风格的光影瞬间等。十个任务有内容、要求、评价,学期末,学校将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评选“生活美学小达人”。

“亲子十美长廊”定期展出学生家庭美育学习成果,如摄影作品、诗歌、图文并茂的欣赏报告、绘画作品、家居装饰效果图等。家庭美育课程让家长把目光聚焦到“金钱买不到的东西”上,从而唤起家长和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以此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三)以时代美为指向的社会美育课程

以“在行走中体悟时代美”为主题,确定“行至美”研学课程,并利用好区域内的博物馆、儿童剧院、京剧院、图书馆、科技馆、历城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等场馆和社会资源,建立27处校外实践打卡基地。学生积极参与“行走的时代美育”,用脚步绘制出“礼轩社会美育课程云地图”。通过研学与创作结合,让学生对家乡、对祖国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

二、用多维度场域文化,全环境落实以美育德

打造场域文化,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学习、体验、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打造一个集感知、认识、了解、表达、创造于一体的交互式立体美育全景图,让每名学生都享受到艺术的滋养,激发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一)建立一个“校园美术馆”

在一楼连廊建立“校园美术馆”,固定展出主题创意作品,如主题为“带你欣赏艺术家的大创作”,把《千里江山图》《兰亭集序》《捣练图》等传世名作分级部让全校学生展开欣赏,并用图文形式完成欣赏报告单,以一幅作品为原型进行立体或半立体作品再创作,为学生呈现场馆式展览效果。

(二)打造一面“创意涂鸦墙”

各层楼的北走廊都建有美术“创意涂鸦墙”。通过每月一次“一小时创意画”,为全校学生打造一个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创意画主题内容从学生生活出发,如“生活用品的创意想象”“圆形的创意想象”等,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意画用情境化、生活化、综合化达成育人目标。

(三)搭建一个才艺展示台

二楼平台为学生搭建个人才艺展示台,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在展览的过程中,学生还承担起讲解员的职责,不仅通过作品呈现自己的创意,而且通过语言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表达自己的情感,让礼轩校园“美育场”有“声”有“色”。

(四)创立一个文创设计中心

以“文明礼仪超市”为突破口,打造学校文创设计中心;以美育为抓手,让学生研发文创产品作为超市奖品。围绕校风校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用美术作品制作学校文创产品,如帆布包、手账贴、信封、信纸、书签、手机壳、笔记本、鼠标垫等,作为学校“文明礼仪超市”里的奖品。文创设计中心帮学生打开创作的大门,以此影响全校学生向美而行,扎实做好美育与养成教育的结合,让学生在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烙上向上向善、自律自信、乐观坚韧的礼轩印记。

三、用全贯通“五育融合”,全方位提升以美育德

秉承全方位育人思想,积极探索构建遵循美育特点,贴近时代生活,打通学科壁垒,与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健体教育、劳动教育相互作用的“五育融合”体系,将美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润心之美

把立德树人和美育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气质培养、精神激励和价值观塑造,如“献礼建党百年,共绘百米长卷”主题画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班级艺术节等。学生们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手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画,排练班级成长剧《爱国》《诚信》等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启智之美

积极挖掘各科课程的理论美、形象美、情感美,并使学生在愉悦的感受中开展探究学习,在知识探索中提高创造力。

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通过“知节气,说文化,你能讲,我会画”二十四节气非遗课程,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去捕捉二十四节气变化的自然之美,拿起画笔描绘二十四节气呈现的色彩之美。一首首小诗、一张张绘画、一幅幅衍纸作品、一件件彩泥雕塑……在这无数个“一”组成的课堂记忆中,学生是爱与美的发现者与创造者。

(三)健体之美

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让学生建立身体健康、动作协调、身材匀称的审美观念,学校打造了健体审美课程。以校园集体舞、健美操、啦啦操为载体,全校师生参与。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体验运动技术之美,感受运动活力之美,树立终身运动的健康理念。

(四)劳动之美

定期邀请各行各业劳动模范、劳动标兵、行业能手到学校手把手教学生劳动知识、技能。开设“跟着节气线,劳动天天见”“我用劳动留住节气美”系列课程,如“春分种植好时光,我用巧手种希望”种植课、“冬至饺子夏至面”食育课、“清明见芽,谷雨见茶”茶艺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提升综合素养。

礼轩小学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育人目标,通过打造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多元美育课程,在解决学生中存在的“美盲”问题的同时,以美引善,以美促行,着力聚焦艺术浸润、文化传承、德美合育,通过提升审美来提升精神境界,赋予学生“美”的能力,成效显著。

济南市历城区礼轩小学“精微德育”巡礼(10)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