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枣庄:“暖心实事”惠教育民生 邓云锋会见基里巴斯教育部部长一行 荣成:让清廉文化“深植于心,成风化人” 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立法听证会 我省6年建成37所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省教育厅在威海举办“党建链动”活动 做好民以食安的“守粮人”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强国建设 山东作为·区域篇】

枣庄:“暖心实事”惠教育民生

□ 特约通讯员 胡乐彪

守护青少年校园安全、加强家校社交流互通、保障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打造高质量达标课堂……在今年召开的“2023年枣庄教育10件惠民实事”新闻发布会上,枣庄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光明通报了枣庄教育重点工作部署。

一时间,学位、安全、教学质量、学生心理健康等成为枣庄惠民“暖心实事”中的热词。

通校车,建天桥,打造平安出行

“现在好了,孩子坐着校车上放学,不需要我再骑着电动车接送,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真是太幸福了。”家住薛城区沙沟镇张庄村的学生张翊的家长笑着说。

这名家长讲述的,只是枣庄市校车开通后的一个缩影。如今,与张翊一样,全市已有82所学校1.4万名有需求的学生在上放学时坐上了校车。

“我们采取依托现有校车公司扩大规模、规范运营、有序整合、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实施了‘财政支持一点、企业付出一点、学生自掏一点’的校车服务模式,在全市逐步推开校车公司化服务。”据枣庄市副市长张庆伟介绍,今年共投入2486万元,新购置校车70辆,新开通线路86条。目前,全市两家校车服务公司运营187辆校车,共开通线路213条。

在公交集团智慧调度指挥中心大厅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通过枣庄校车智慧监管平台,对车辆位置信息、学生上下车信息、车内实况可实时调阅。同时,可以对驾驶员接打手持电话、抽烟等危险行为进行监测、管控,清晰明了。

随着校车的开通运营和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到乘坐校车的方便安全,乘车需求不断增加。枣庄市教育部门一方面联合校车服务公司在提质扩面上继续努力,按照乡镇学校学生能保尽保、需保尽保的原则,力争为农村地区每名学生提供安全便捷的乘车服务;另一方面,联合市公交集团积极推进城区学校定制公交、周末班车服务,开通更多线路,打造覆盖城市、乡镇、村庄,涵盖校车、定制公交、周末班车的全方位、立体化交通服务保障网。

此外,针对部分城区学校周边交通拥堵、学生出入校门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枣庄市在6所学校门口建设了过街天桥,并通过发放安全工作提醒、设立护学岗、调整上放学接送点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学生使用过街天桥的秩序,全力保障学生出入校门安全。

强监管,抓配送,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学生就餐安全成为社会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该市将农村学校食堂供餐条件改善列入“2023年枣庄20件惠民实事”。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市共有学校食堂408个,就餐学生约38万名。在经营方式上,学校供餐分为学校自营食堂、劳务外包食堂、委托经营食堂、集中配餐4种模式。在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和营养健康管理上,做到了“4个100%”,即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率100%,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执行率100%,校(园)长负责和陪餐制度落实率100%,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考核率100%,充分保障了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红烧肉炖土豆、菜花炒肉、豆芽炒粉条、营养米粥、米饭、香蕉……午饭时间到了,枣庄市实验小学学生张伟迫不及待地品尝起荤素搭配的营养餐:“今天的饭菜真不错!我要多吃一点儿。”

“为保证学生每天都能吃到美味可口、搭配不一的午餐,公司执行的饭菜标准为一大荤、一小荤、一素菜、一汤、两主食、一水果,一周5天不重复。”负责为枣庄市立新小学配餐的某公司副总经理郭宝军介绍说,他们严格执行食品留样、“食安封签”、餐盒密封、温度达标等食品安全措施,为学生们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为把惠民“暖心实事”真正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枣庄市还专门对预制菜不准进入学校食堂做出了规定,严把饭菜质量关,并建立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评价等制度,确保学生吃得卫生安全、健康营养。

增学位,提质量,满足群众教育需求

把与“能上学”“上好学”相关的烦心事变成一件件让群众称赞的舒心事,是该市教育部门的着力点和出发点。今年,枣庄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所,增加学位2.4万个,满足了入学高峰学位需求,保障了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入学权益。

在硬件到位的基础上,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成为教育内涵均衡的核心问题。“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想办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要抓好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师资问题。”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积极推动市委、市政府“为教师办好10件实事”落地落实,选树“枣庄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开展好教师筑基行动,通过定向课题研究、定向课程培养,推进骨干教师遴选与培养工程实施,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向45分钟要质量、教好每名学生,是摆在枣庄教育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枣庄市开启了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之旅,通过新课堂达标活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在前期组建起专兼职结合的38个市级学科中心团队、556个学科工作室,形成了以近万名骨干教师为主的学科研究群体的基础上,又组建了第二批市级中小学、学前教育学科中心团队,选聘兼职教研员,建立400个名师工作室,选聘40位国内教育教学指导专家。建立起“学科团队月教研制”“工作室周教研制”“联研共同体季教研制”等一系列研讨制度,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课程资源示范,枣庄市从省特级教师、市特级教师、齐鲁名师中遴选出一批优秀教师,精心录制“空中课堂”,建成枣庄智慧教育云平台,搭建网上共享课堂,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扩大优质均衡教育资源。这是建设强国的基础,也是教育部门的首要职责。”王光明说,通过“暖心实事”,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