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用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铺染人生底色 图片新闻 寿光市文家中学擦亮“家文化”党建品牌 全省150所中职学校共赴“心”约 全国高职院校社区教育联盟在日照成立 山东中医药大学获批国家档案局首批重点实验室 菏泽市牡丹区西苑小学开设学生“好习惯银行” 临沭县临沭街道中心小学让党小组发挥大作用 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幼儿园让游戏浸润童年 荣成市观海路幼儿园:家园社共绘育人“同心圆” 在乡土里做真教育 临朐县辛寨幼儿园以游戏提升保教质量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高密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用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铺染人生底色

□ 李元军 李煜

12月1日,在高密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的绿茵场上,学生们正饶有兴趣地跟着非遗九五拳传承人学习拳法。劈掌、顿肘、弹腿、冲拳……学生们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宛若蛟龙,尽显中华少年的铮铮铁骨。

起源于高密市河西村的九五拳,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作为村落武术的璀璨之花,九五拳历经数百年沧桑,有过名震齐鲁的鼎盛时期,也有过无人问津的低谷时期。随着“非遗进校园”工作的开展,九五拳在学生的演绎中重新焕发出生机。

活动现场,传承人李准一边演示,一边对学生进行指导。他的身后有数十名学生正在认真模仿武术动作。李准说:“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校教练组把106式九五拳改编简化为‘少年九五拳16式’。它非常适合青少年练习,学生们都很喜欢。”

“一开始,我还担心打拳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的精气神儿明显有了变化,体质明显变强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一名曾经对学校开展非遗活动有疑虑的家长说。

高密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也是潍坊市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该校最亮丽的办学底色。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民风、民俗淳厚朴实,周边乡土非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高密剪纸、聂家庄泥塑、九五拳、半印半画年画这些当地的非遗文化进入校园以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你别看他们年纪小,但几乎人人都学会了一门技艺。”学校负责人介绍说,该校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优势,依托当地丰富的非遗资源,积极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通过建立非遗传习课堂、举办非遗展演活动,开发浸润式、体验式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感受非遗的魅力,实现了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驻校园”的转变,探索出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课程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在泥塑传习课堂里,学生正在跟着非遗聂家庄泥塑传承人学习“叫虎”制作。

“吼……吼……”一只着色浓艳、竖眉瞪眼、昂首挺立、胸挂桃红大花、既威风凛凛又憨态可掬的泥塑“叫虎”,在学生王思雨的推拉下发出响亮的啸声。据负责泥塑课程的聂老师介绍,泥老虎制作共分和泥、磕货、画货、翻模等10道工序,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是半成品,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在上面绘制图案并且接水、调色、描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用一笔一画实现了“指尖上的传承”,用缤纷的色彩延续先辈们对美的追求。

看着学生开心的笑脸,聂老师说:“学生不是传统文化的旁观者,而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更多的学生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近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术的精妙,从而有意识地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热爱非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这句话的意思是,掌握复杂细致的技艺需要身心合一。在半印半画年画教室里,学生在年画创作的过程中磨炼出沉稳的心性,并深刻领会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为学生授课的非遗传承人齐斌说:“通过讲授传统工艺,可以让学生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培养学生的心性。”

“非遗项目刚进入校园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把非遗进校园看作对非遗技艺的传承。但是如果仅仅传承技艺,比如九五拳只传承拳法,那么它的生命力不会太长。因此,更重要的是挖掘非遗背后的文化。”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坚持以育人为目的,最大化地深挖非遗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文化,引领青少年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例如,在九五拳进校园展演活动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拳术外,还通过展示其蕴含的独特智慧和文化魅力强化对学生品格的熏陶,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塑造自律、自强和坚毅的素养。

学校还建设了民俗民艺展览体验中心,收藏展示非遗作品1000多件,每周组织学生参观体验,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深入接触非遗、了解非遗,自觉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学校将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建设了传统节日文化长廊,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情感、涵养美德,坚定文化自信。

非遗进校园,师资从哪里来?学校向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广发“英雄帖”,引名师,组建专业师资团队。20余位非遗传承人走进实践基地,为学生讲授非遗课程,通过展览、讲座、授课、走访等形式弘扬优秀非遗文化。学校还抽调10名教师组成学习小组,辅助传承人开展课堂教学和编写教学资料,非遗授课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年轻教师赵宏志学习九五拳后,不但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普及九五拳,而且组织小区居民练习九五拳,把非遗文化从学校传到了社区。

非遗文化穿越沧桑岁月,在校园中绽放出别样风采,传承之路越走越宽。非遗进校园,就像是撒下了一粒粒文化传承的火种,让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学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计划开展“校园非遗文化节”“非遗讲堂”“我是非遗小传人”“非遗才艺展示”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延续中华文脉。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