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文化融合育人新路径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任务。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山东省港口集团主办的港航特色鲜明的国有公办高等院校。在“校港一体、深度融合”理念的指导下,校企齐抓、共融互促,融合校企力量共同育人,共同打造人才培养的理论课堂、思政课堂、实践课堂,进行了校企文化融合育人的港湾实践,把知识技能转化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内生动力,把思政教育夯实为助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根基,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港航精神、工匠精神,打造校企文化育人样板。
实现校企共融互促。学校充分发挥山东港口集团主办的体制优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文化育人工作,把山东港口集团的企业文化、先模人物、建港历史、优秀共产党员奋斗故事等教育资源引入学校文化教育,引入课堂,在学生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形成广阔平台。充分履行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使命职责,让文化育人成果更加充分地培养学生,更加牢固地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德才兼备的能工巧匠。
打造三个课堂协同育人模式。学校逐渐摸索出校企融合体制机制下人才培养的育人模式,实现集“思政课堂”“实践课堂”“理论课堂”于一体的协同育人。从理论学习出发,开展覆盖全校的文化理论学习,保证学习的广度。从思政课堂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思政格局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让学生牢记“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劳动精神和乘风破浪的海港精神;深化爱党报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把文化教育融入潜移默化的形式中。从实践课堂出发,把学校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实现了“学习工作化、实训实境化、学生职业化”。
构建校企文化育人生态。学校主办方山东港口集团2023年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特等奖”,奖项受到经济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认可。近年来,依托企业优质资源校企共同发力,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充分融合,形成常态化的体制机制,共同打造校企文化生态系统。实习企业、学校、师生群体有机融合,企业为学校提供平台和资源,学校为师生创造环境、开设课堂,实现资源共享和人才互通;教育教学过程参照企业生产实际应用,教学计划制订由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90%以上;将师生思想境界和技能水平提升到国家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等战略上来,学校提供人才力量,校企各环节紧密咬合,各单位、个体各司其职、各展所能,共同构建起人才培养的校企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成效显著,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生态课堂以工匠精神为依托开展校园文化和技艺类活动共八大类176项,建成航海职业文化、船舶驾驶、自动化码头等体验场馆,建成港航文化类陈设20余处,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让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更好地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思想成效显著,构建青年人的思想高地。通过文化教育,构筑起青年学生的精神家园,使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国之大者”的内涵要义,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学生将港航文化深度融入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代表的就业创业类比赛,获得市级以上比赛奖项130余项。
育人成效显著,孕育国家建设的工匠之才。生态课堂在企业实践中成效显著。以“改革先锋”许振超、“时代楷模”张连钢为代表的近百名技术骨干担任学校教师,注重挖掘港航业优秀产业工人、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引领作用,搭建平台让师生与“大国工匠”面对面,开展“工匠大讲堂”等12项特色育人活动,成立大师工作室6个。人才培养经验在两所院校进行了迁移推广,成效显著。
社会成效显著,人才培养经验得到社会充分认可。学校文化育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后与山东港口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党支部、青岛港国际邮轮有限公司综合运营党支部进行共建,共同推进校企共融互促下的育人成效,构建育人生态课堂,国内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学校申报的“校企共融互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构建校园大思政育人生态课堂”项目获得青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集体创新奖。
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创新校企文化融合育人实践,拓展内涵,挖掘潜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