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 无问西东
——记“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平度市特教中心教师陈海燕
人物名片
陈海燕,女,1973年9月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28年教龄,专业技术职务高级,现为平度市特教中心生活语文等学科任课教师。
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有: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青岛市最美教师、青岛市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家庭教育先进个人、平度市三八红旗手、平度市书香教师、平度市学科带头人,贵州省铜仁地区支教工作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
获得的主要奖项有: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青岛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青岛市“百年风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奖、青岛市“丰碑永铸”英烈事迹演讲大赛优秀选手奖等。
代表性教学科研成果有:山东省课题“《弟子规》思想在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教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从1996年登上讲台至今,陈海燕已在教育路上走过28年。28年来,她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执灯者,是数次奔赴乡村的志愿者,是笔耕不辍的记录者,是忠于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虽已年过半百,她却依然纯粹着、热烈着;虽已穿越28年岁月,她却依然清澈着、深情着。
三次支教,爱暖山乡
她的青春梦想里一直有诗和远方。但她的诗和远方无关享乐,而是心系贫苦地区的孩子们。
2002年9月,29岁的陈海燕被平度市教体局选送到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三完小支教。许多去过那里工作的人都说,20年前的松桃比起当年的平度要迟滞30年。这话不是空穴来风。因而,当地外出打工者众多,许多孩子和老人住在一间屋子里,有的房子甚至除屋顶、墙壁外全都是用玉米秸扎的,留守儿童、辍学孩子之多可想而知。她的班上就有一个叫阿龙的留守儿童,大冬天穿着单鞋不说,那双鞋还露着大脚趾,连袜子都没有。上衣更是小褂套大褂、层层叠叠的,却没有一丝棉花在身上。陈海燕把自己看起来比较中性的毛衣给他穿,又买来鞋袜让他换上。以此为契机,她组织亲人、朋友为16名贫困学生捐赠筹集衣物、学习用品和现金若干。
为更全面地开展支教工作,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她利用节假日奔赴松桃县诸多乡镇学校,送课、举办讲座、调研,将平度市教体局赠送的一套山东省最先进的教育教学光盘播放给各地的师生和家长观看,给偏远山区的人带去了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她受当地教育局的邀请给各乡镇党委书记及校长们作了报告《东西部教育之我见》,在松桃县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2004年,陈海燕收到贵州省铜仁地区教育局发出的邀请,希望她再次参与帮扶工作。次年,平度市教体局让她带队,和另外3名教师一起奔赴贵州松桃。她拒绝了铜仁地区教育局领导让其留在机关编辑教育杂志的差事,主动要求下沉到基层学校。她一边教学,一边积极投入当地“普及两基”的工作中,不管白天工作有多繁重,晚上都参加当地的夜校,为老乡们扫盲。她还邀请自己的老师、山东省课改小组成员前往,在铜仁地区作多场专题报告,并捐赠书籍2000余册,为松桃县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千里结缘,守望相助;背井离乡,舍小为大。每次踏上贵州那片温情的土地,她都留下自己的一片丹心。“四海之内皆兄弟”,她对远方的学生如此,对家乡的教育更是如此。
2009年,青岛市发起城区教师到偏远学校支教的号召。那个时候,陈海燕已是中层干部,但她柔软的内心再次倾向了乡村孩子。她去找校长请缨:“我先报名。如果没有人去,我就去。”那时,并没有支教人员晋职称加分一说,只有心怀大爱的人才会选择去支教;不问去哪里,只选择出发。就这样,在马戈庄小学支教的一年里,她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兼语文等学科教师,还教学生“学规矩、学做人”。
从贵州贫困山区到家乡偏远乡镇,如此心系教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陈海燕,赢得了支教地区和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从学生到家长的爱戴和敬佩。让她欣慰的是,在离开松桃后,那里的领导和朋友不时地发来消息:“你捐赠的书、寄来的青岛特产,我们收到了。”“你调研过的潮水村木房危校重建好了。”“县城建新区了。”“高铁通了。原来从贵阳跑9小时的山路,如今两个小时就能抵达了。”……他们不时地发出崭新的邀请:“松桃大变样了。陈老师,你快回来看看吧!”
她答应着、笑着,泪水一次次湿润了眼睛。多少批支教、支医、支农的战友们前赴后继啊!正像她在《在西部突围的路上》一文中所描绘的那样,而今,她亲爱的松桃县,不,整个贵州省,甚至整个中国西部,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突围”!
28年家访,步履不停
陈海燕生活在一个教师之家,从小浸润在教育思想的海洋里,在骨子里刻下了“教好书、育好人”的坚定信念。她牢记父亲的话“好好做人,用心教书”,更继承了父亲作为教师的一个好习惯——家访。
1996年,刚毕业被分配到平度市白埠小学,她便踏上了家访之路。在放学后,她经常带着彩笔、香蕉、牛奶等礼物,微笑着敲响学生家的门,与家长亲切地交流,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在贵州支教时,她去一个名字叫阿兰的留守儿童家进行家访,陪阿兰生火、做饭,到阿兰的家长摆摊的地方送饭。在平度市马戈庄小学支教时,她经常踏着月色走在家访结束的路上,常有家长过意不去,骑着摩托车送她。
尤其是从2018年至今,陈海燕任教于平度市特教中心。在通信十分发达、许多教师采取线上家访的当下,她依然选择传统的家访模式。只是面对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教育对象,她付出了比过去更多的爱与关怀。特教中心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乡镇,她的足迹也就抵达了平度市的很多乡镇和村庄。她曾带着瓜果、零食,前往患自闭症的儿童阿诺家中,了解阿诺的病因;曾在寒冷的冬天,多次跋涉40公里,抵达一个村庄,看望长期停学在家、需送教上门的学生小赖,在冷风中的田野上,同他一边牧羊,一边描述学校和同学们的快乐学习生活;曾在丰收时节,和学生阿哲坐在金灿灿的玉米堆上畅谈长大以后的事情……
多年来,常常有毕业了的学生在网上、在同学群里寻找她,找到后,电话里无一不是嗔怪和啜泣的声音:“陈老师,您让我找得好辛苦!”还有见面后那些使劲的拥抱,让她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变老过,和学生一样年轻。
不仅学生们这样,家长们对她也念念不忘。有的家长甚至打电话对她说:“陈老师,我是偷着从孩子手机上看到你的手机号的……麻烦你劝劝我这孩子,赶紧找对象吧!”
而今,她仍然时常走在家访的路上。她是家长们口中“特别的老师”,因为她总是愿意为学生踏上征程,总会为学生热泪盈眶。
情透纸背,爱化甘露
无疑,陈海燕是一名业务能力过硬、用赤诚之心做教育的好教师。同时,她也是一位用笔记录教育的创作者,一位优秀的作家。作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她把文学上的才华和对教育的热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满腔深情化为滴滴甘露:白天工作,夜晚记录、反省、思索、写作。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2003年,她以《在西部突围的路上》为题撰写的支教札记发表在《山东教育》杂志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后,她又多次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教育类文章,其对教育的思考、对教育的情怀感染了越来越多的读者。
2015年,她特意为学生撰写的《我们班的那些事》一书出版了;同年,她的教育随笔集《我的教育随想》出版了。她的文字感动并影响了许多学生、家长及同行。令她倍感欣喜的是,许多学生在读了她的书后也拿起了笔,开始记录自己的学校生活。这无疑是一名语文教师带给学生最好的言传身教。
2020年5月,陈海燕创作的中国第一本县域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纪实《和你在一起》出版了。这部用泪水与满满的爱意写成的作品,经常让读者们热泪盈眶、不能释怀,待平静之后方能继续阅读。而她创作这本书的初衷又是如此纯粹,只因和一名特殊学生的相遇:2018年6月,陈海燕遇到了已经升入初中的学生阿牛——一名小学时随班就读的学生。她反省自己,在普通学校任教多年,为学生写了几十万字的文章,却从来没有为特殊学校的学生写过什么。这一反省让她惭愧,也让她心慌。她想:“我年近半百了,能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呢?”于是,她向市教体局递交了调动申请,目的就是要到特殊教育学校去,给这些特别的孩子们写一本书。
陈海燕这一写就是两年。700多个夜晚,她记录着、思索着、反省着,也被感动着。伴随着夜晚清晰的敲打键盘声,她一次次为学生的事情而泪眼婆娑。她爱这些在世人眼中残缺的“来自星星的孩子”,渴望世人听懂他们的语言,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微笑、关爱与守护。在写作过程中,还有疲劳带来的病痛。她已不再年轻了,白天的工作已经很辛苦,经常持续到深夜的写作更透支了她的健康——她的右臂患了难以治愈的网球肘,无法拿起筷子;她腰肌劳损严重,没有了正常的曲度;有段时间,她甚至梳不了头,只能用左手吃饭;眼睛疲惫,需要用眼药水来缓解……同事、领导心疼她,劝她:“燕子,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慢慢来!”但她仍然要坚持下去。她感到急迫,感到时间不够用,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她迫切地希望自己的文字能给这些特殊学生带去一缕光明。
最终,70万字的书稿完成了。在残联负责人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精选28万字的《和你在一起》一书得以顺利出版。让更多的人读到这本书,通过这本书了解智力障碍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不再歧视、反而疼爱这类特殊学生,成为陈海燕的努力目标。《和你在一起》因此从小城的邮局出发,飞向全国的城市和乡村,抵达社会各界人士的手中。《中国教育报》因此发表了专题报道《小康路上,智障儿童一个也不能少》。在诸多反馈与肯定里,陈海燕一次次喜极而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特教事业奉献余生的信念。
教研相长,经典传承
在普校任教的时候,陈海燕就非常喜欢利用地方与学校课程教学生学习《笠翁对韵》《大学》《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到了特教中心后,她也一直这样尝试。她认为,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智力障碍儿童也不应该缺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定会给予他们向上向好的力量。
为了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她选择了最简单也最适合他们的《弟子规》作为开始,课题“《弟子规》思想在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教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就这样立项了。
如果说写《和你在一起》是陈海燕来特教中心为学生做的第一件事,那么做课题是她做的第二件事。第一件事,她用了两年;第二件事,她又用了两年。后面这两年,正是新冠疫情肆虐的时期,她带领团队,工作日在学校教学生,节假日在线上建立腾讯会议室教家长。为了让课题组的教师们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她成立了传统文化经典读书会。成员们利用每周三下午第一课的时间,聚在一起学习经典。从《弟子规》开始,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一部分、一部分地背,一个人、一个人地“过关”。每个课题组成员录制一堂跟《弟子规》教学有关的视频课。学习体会和读书笔记更是人人不落下,无论师生还是家长。
就这样,陈海燕主持的课题研究因为对指导智力障碍儿童学习经典、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入选山东省级课题,并于2022年夏天顺利结题。那两年,陈海燕和团队成员们一步一个脚印,深入实践,有效地完成了课题的阶段性研究。为了检查学生和家长落实《弟子规》思想的情况,她带领团队成员奔赴学生所在的各个乡镇,实地访问,及时修正。她在工作中时刻践行着知行合一的原则,不仅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来这里就是为孩子们服务的”,而且带动其身边的诸多同事一起走上教科研的道路。为了智力障碍学生的成长,他们把教育者的“仁”践行到底。
唯德唯善,师者仁心
“泛爱众,而亲仁。”陈海燕认为,爱家人是本能,爱陌生人则是能力,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在南京路小学上班的时候,她发现西侧的桥原先是有坡度的,每次遇到有拉货的三轮车驾驶员吃力地上坡,总是悄悄跟上去并且使劲推,等三轮车到了平地后再离开。在街上遇到提着重物的老人,她也总会停下脚步,问一句:“要不要帮忙?我开车送你一程吧?”尽管她的好心往往被人谢绝,她却乐此不疲。
她认为,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爱应当成为一种社会责任。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特殊教育,她在教学、教研、发表相关文章之外,还加入了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数次应邀到山东教育电视台录制《同一堂课》等节目,为智力障碍儿童呼吁,为特殊教育家庭助力。“德不孤,必有邻。”既淡泊名利又对工作保持着极度热忱的她,吸引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于特殊教育事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特殊教育儿童群体。
载誉归来,春风化雨
这就是陈海燕。2023年9月,她的事迹从平度不胫而走,被传播到青岛,然后被推送到省城济南,最终脱颖而出,被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很多人向她表示祝贺,而她总是谦卑而真诚地说:“感恩市教体局领导、张磊校长和同事们!”她说,在省城领奖的时候,有其他获奖的教师问她是哪里的,她说,自己是平度市特教中心的。她说,没有谁在意她的名字,但他们记住的是平度,是特教中心。所以这份荣誉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平度和学校的。她说,从小城平度到省城济南,乘坐高铁只需一个小时;而抵达这一份荣誉,却需要一生的时间。她说自己很喜欢《往后余生》这首歌,她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就是她的“往后余生”。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眼里闪烁着泪光。
载誉归来的陈海燕并没有停下爱的脚步。她又接了一个新的班级。因为学校师资缺乏,她甚至挑起了班主任的担子。因为学生是住宿生,平时住在学校里,所以在国庆节期间,她一口气走访了4名学生的家,而班里共有8名学生。她把学生的生日统计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宣传栏里,并且农历、阳历都标注明白;当学生过生日时,她为学生定做生日蛋糕,教他们学会感恩父母、懂得分享快乐。班里有一名男生叫阿展,来自单亲家庭,是孤独症患者,每到户外活动时间总是一个人安静地坐着。于是,陈海燕就陪着他、鼓励他,逗他开心。冬天来了,她发现阿展竟然只穿着两件大小不一的秋衣,外套拉链也是坏的,因为年岁久了,衣服外层的皮革一片一片地往下掉。当时,她握着他那冰凉的小手,心疼得不行,请假回家拿了自己的毛衣、帽子和棉袄给他换上,并联系其他家长,讨要他们的孩子穿过的衣帽鞋袜。大包小包的捐赠品很快集中到了教室,最高兴的莫过于阿展。他抚摸着那些衣服、鞋子和帽子激动不已。不久,他的话变得多起来,小脸上写满欢喜,像一朵冬天里盛开的花儿。陈海燕握着家长们的手再一次热泪盈眶。她向家长们表示感谢,家长们说:“陈老师,你别感谢我们,我们要感谢你,感谢我们的孩子遇到你这样的好老师!”
以此为契机,陈海燕开始联系办企业的亲戚、朋友。她说:“学校还有许多家境不好的学生,如果我能给他们置办点儿棉服,让他们过冬,该多好啊!”
是的,这就是教育,这就是热爱教育的陈海燕。她总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她的学生,了解并尊重她诸多爱岗敬业的特教同行。她说:“我愿意是一盏灯,发光、发亮、发热,照亮自己,也温暖别人。”她是平度市成千上万名教师中的一员。她的美,美在淡泊,美在纯粹,美在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忱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并从未停止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