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让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为课后服务添彩 图片新闻 一堂别出心裁的“玩雪”课 诸城市东鲁学校举办首届班主任节 荣成第十二中学 落实“双减”展特色 多彩社团促成长 莒县碁山四中 探究古老村名传承文化 山东建筑大学邀百所中学校长入校探索协同育人 潍坊职业学院:“辅导员日”让教师幸福感“爆棚” “乐考”无纸笔 欢乐大闯关 无棣县埕口镇中心小学开展家校共育活动 “扫兴父母”不可做 寿光市台头学区幼儿园:“自主游戏”赋能幼儿成长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栖霞市观里镇中心小学

让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为课后服务添彩

□ 范永胜 张华 张朋

“俺老伴儿得了小脑萎缩,现在说话不大利索了。但是你别看俺老伴儿这样,他心里可明白呢!这么多孩子来俺家,给他做好吃的,老头子欢喜得要命。”家住栖霞市观里镇东南庄的张美年老人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等功臣,老伴儿嘴里的孩子是观里镇中心小学五年级(3)班的6名少先队员。他们自带“家把什”,来给老人做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年味美食——元宝饺子和炸酥果儿。

除了到张美年老人家的学生外,该校还有4组“小厨神”在家长志愿者和指导教师带领下分别来到老教师代表、老劳模代表、老干部代表和老专家代表家中,给老人做阳春面、炸开口笑、包元宝饺子、包馄饨、做花饽饽等,为老人带来了欢乐和美食享受。“从现在到农历新年,我们学校的‘小手大味道、孝老暖人心’送年味儿活动会一直进行下去,覆盖全镇55个村。”副校长衣永刚介绍道。此次送年味儿活动是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一次“创意考试”,也是2023年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收官活动。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参与其中,接受这样的教育呢?该校自有一套特殊的方式。他们将传统文化学习与课后延时服务有机结合,开设了一系列带有传统文化底色的特色课程。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实现了“自愿学习”模式下的全员参与。“复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时代之需、世界之需。然而,越是宏大的主题越需要从小切口入手。尤其对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充满孩子气、富有烟火气、能够接地气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目前,学生课后延时服务自主参与率达100%。”副校长衣永刚自豪地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小学生通常对其理解不深,甚至感到有些模糊。因此,教师必须找到适合学生的点,必须有“孩子气”,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观里镇中心小学,开展任何传统文化活动的第一要义就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校开设了手工、书法、体育、舞蹈、厨艺等多种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特色课程,每种课程的表现形式都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在体育方面,学校引入了传统的“五步拳”,在简单易学的一招一式中,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学习了中医知识;舞蹈课也备受学生喜爱,学校推出“蒙古舞版课桌舞”,让学生在完成一天的学习后,在欢快的节奏和舒展的动作中尽情舞动。学生既然喜欢吃小零食,那就不妨自己动手做起来。“小厨师”班制作简单但味道出众的“开口笑”成为学校特有的下午茶,馋得学生和教师也忍不住笑起来。

在观里镇中心小学,传统文化的学习始终带着一股烟火气和人情味。自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以来,学校为了让学生有更丰富的烹饪体验,提高动手能力,在全市率先开设了“小厨师班”。学校积极对接爱心企业,斥资20余万元,打造了各类厨具一应俱全的厨艺教室,并由校长带头授课。

“掌握技能只是一个方面,应用到实际中,并且和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结合在一起,才算是完成了传统文化学习的闭环。”副校长徐东明这样解释道。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现在,学生已经学会了制作阳春面、蛋炒饭、馄饨、开口笑、元宝饺子、花饽饽等具有胶东特色的美食,而课后作业就是用所学到的手艺为家长做一顿爱心早餐或晚餐。学校还倡导学生经常下厨,创造一家人围坐一圈其乐融融地吃饭的场景。近日,学校开展了“小手大味道、孝老暖人心”送年味儿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充满烟火气的劳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孝老爱亲的重要意义。

“我在学校参加了‘小厨神班’,学会了包元宝饺子。现在正给老爷爷包饺子,我感到很荣幸、很快乐!”学生张东昊在参加送年味活动后这样感慨道。

在各类课后延时服务中,极具胶东特色的剪纸班、传授胶东面食的“小厨神班”、与校长每天有约的硬笔书法班是比较受欢迎的项目。

学校的做法十分具有操作性。授课前,教师立足胶东本地文化特点和栖霞当地风土人情安排授课内容,开发以“栖霞苹果”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或邀请村里的面食手艺人来校授课,展示花饽饽制作技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传授技艺,而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亮点、找寻特色,探求家乡的传统文化元素。回到家后,学生带着问题跟家里老人学习剪纸图样或不同年节里的特色面食,再把这些来自生活中的发现带回课堂,让课程更加丰满、富有变化。

硬笔书法虽然不是栖霞市的特色,但校长的授课方式别出心裁。校长化身“网红达人”,每天录制10分钟左右的书法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回到家中,都能通过网络跟着校长练书法。校长不仅教学生一笔一画地写字,而且把文字中博大精深的内涵讲给学生听。最有趣的是校长时而讲普通话,时而来上两句栖霞话,有时还故意说几句“栖普”逗得学生哈哈大笑,让原本单调乏味的书法课变得妙趣横生。

“先爱家乡,再谈理想。只有不忘根本,才能走得长远。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这些道理。”教师杨晓丽说。下一步,该校将立足实际和传统文化特点,开发更多学生喜爱的课程,让学生看到传统文化不必高深莫测,让教师看到传统文化并非曲高和寡,让家长看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让校园里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热气腾腾”地开展下去。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