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隐形资助”,彰显大学之“大”
当下的严寒冬日里,一件件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事情,既接济着学生的困,又温暖着学生的心,更彰显着大学之“大”。
武汉大学悄悄给学生发放1500元补助的事情登上了热搜:“根据校园卡消费情况,你可能生活困难。请你不要有顾虑,学校会保护你的隐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3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了新羽绒服。这次发放,学生无须申请,学校依托大数据平台,精准筛选出发放名单,“点对点”通知学生试穿和领取衣服,充分保护学生的隐私。安徽师范大学给763名考研贫困生悄悄打了钱,每人400—800元不等,共计46万元。校方表示,贫困生无须申请,学校依托大数据平台,精准实施“暖冬行动”,很好地保护了学生隐私。
给学生往卡里“偷偷地打钱”“悄悄地补贴”,这些细致举动暖意融融、直抵人心,让受助者感到既暖心贴心又体面。这些事情都不算大,但很生动、很务实。“小”处有洞天,细微见精神。让人从中领略和感受到创新的魅力和育人的细心、走心。大学以尊重、平等的方式关爱学生,为学生纾困解难,就是在身体力行地诠释何谓“以人为本”,现身说法解读何谓“高等教育”。而这种独特的获得感,将是学生长留心底的一堂有温度、有内涵的“大思政课”。
真正的关爱都是从心出发,源于换位思考。一方面,按照一些大学此前的规定,贫困生在申请资助时,不仅要提交《资助申请书》,而且要开具各种材料证明,流程烦琐、效率低下不说,还可能滋生造假;另一方面,对大多数身处困境的人来说,需要的不仅是具体的帮助,而且包括对其处境和心理需求的体察。特别是在媒体上宣传助学金和扶贫物资发放活动,受助学生集体出镜,“用力”过大,让人感觉不舒服。利用大数据“隐形资助”学生,在资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充满人性,又精准高效。“困难学生认定难、精准资助难”等学生和家长担心已久的问题,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迎刃而解。
近年来,我国的学生资助事业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保障了人民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展现了党和国家促进社会公平的历史担当,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2018年11月,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既要做到认定内容、程序、方法等透明,确保认定结果公平公正,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许多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力求做到资助对象精准,做到资助项目与资助标准精准,做到帮扶精准,把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落细。比如,在安徽师大,多年来,经济困难的学生既不需要“自揭伤疤式”的煽情演讲,也没有烦琐复杂的手续流程,不用再承受周围同学异样的眼光。根据构建的模型,平台直接推送需要资助的名单。该校去年夏天曾派出8个回访工作组,对143名家庭困难学生进行回访验证,精准率达99.3%。
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分包容体谅,顾及受助者尊严和隐私的帮助,也更符合助人悦己的初衷。从教育实效上说,上述大学的务实做法充分体现了维护贫困生尊严的重要性,并认为它值得用更多的资金投入去争取和维护。通过这种人性化的资助方式,让他们既可以安心地使用这笔钱,又能体会到被关怀的温暖,让学生们更有尊严且更公平地享受学校的深情关怀。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隐形资助”是一个小切口,彰显了大学关心关爱学生之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真功夫,为大家“打了一个样”。
办教育,任何时候都需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对当下“Z世代”的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我们既要用心、用情、用力,又要“号准脉” “开好方”“下准药”,变“大水漫灌”为“细水滴灌”,力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想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则需要学习借鉴“隐形资助”的精细、精致和精准,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再细致、再贴心一些。除了把物质帮助送到受助者手上,也切实保护受助者的人格尊严,把人文关怀送到他们心上,使这样的“隐形资助”合理合法也合情,更加温馨和谐。
期待大学拿出更多的善行善举,让更多的各类资助“暗号”对接, “无声”抵达,与受助人共情,在雪中送炭的同时,也抚慰人心。大学如斯,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安心学习、向上向前、感知美好、收获尊严的理想之所。
(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