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构建新时代齐文化传承创新生态圈 把教育家精神融入强师治校全过程 书记校长开讲新年思政课 图片新闻 “萌娃”走进警营 感受别样“警”彩 让学生在创意体验中成长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让学生在创意体验中成长

——五莲县育才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纪实

□ 何乃华 郑焕娥

近日,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公布了第三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结果。五莲县育才小学获评“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该校学生作品“多功能出门提醒器”和“智能云管家——全自动浴室管理系统”均获国家三等奖。此前,该校5项学生作品在市赛中获一等奖,3项学生作品在省赛中获一等奖,总成绩位居山东省小学组第一名。

该校缘何会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学校信息科技负责人李辉一语中的:“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教育、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而形成的浓厚创新氛围和科技探究之风。”校长孙昌顺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从小学低年级就开设科技教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科技教育,主要目的是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让他们在科技的浸润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将来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拔尖创新人才和生力军。”

如今,学校跻身“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试点学校”行列,被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协会确定为“山东省人工智能科普示范基地”和“山东省幼儿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等级测评考点”,多次在日照市机器人大赛、学生素养提升大赛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持之以恒,全面普及科技教育

对六年级(1)班男生郭浩宇来说,最喜欢参加的是每周三下午的科技社团活动。身为机器人和无人机两个科技社团的成员,他喜欢用程序或遥控器智能控制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和无人机:起步、前进、拐弯、加速……随着一项项指定任务的顺利完成,他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无穷乐趣。

“我3年前就加入了科技社团,很喜欢上科技课。”郭浩宇笑着说,“爸爸、妈妈为我购买了电路板和乐高积木。在家里,我经常进行拼装,并陪着上幼儿园的弟弟玩。”

郭浩宇是学校获得第三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的学生之一。他能够成为“科技小达人”,是学校持之以恒普及科技教育的结果。

2021年,学校建立了少年科学院,确立了“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动手能力”的目标,以此引领全校科技教育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学校确定一至三年级每周开设1节科技课,主要进行手工制作和机器人搭建基础班教学,重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四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两节科技课,开设图形化编程和人工智能教学。班级成立科技兴趣小组,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为提升教学效益,学校一方面通过在科学教学中设置项目式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探究。譬如,布置“做一艘小船”的任务,就需要学生先设计方案,包括画出船的图样、确定船的尺寸等;再在小组内对方案进行讨论、修改;接下来,是制作;之后再根据确定的评价标准(如船的美观、载重量、稳定性)进行测试性评价;之后,再评价、测试,并对船进行改进。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如,在教《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时,教师先设置这样的生活化情境:“老师要到山上去寄信,又不想爬山,怎样才能做到呢?”由此,引出课题“热气球”。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材料,比如用塑料袋模拟气球,用蜡烛模拟加火器。然后,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气球上升的秘密,并进行制作。

强化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高为师”。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最紧迫的任务是铸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强化教研,力促教师专业成长。截至目前,学校共培养专兼职科技教师32名,他们全部被评为“山东省科普活动优秀班主任”。其中,李辉和王硕取得了“幼儿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测评指导教师”证书。

首先,以骨干教师带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学初,学校制订教研计划,先由骨干教师讲示范课,引领和指导青年教师过关和提升业务能力。然后,由青年教师学习示范课的模式并讲过关课。对发现的青年教师苗子,学校重点跟踪培养,努力使其成长为骨干教师。

其次,强化日常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借助“山东省齐鲁科学大讲堂”“新课标网络培训”等教育平台,倡导教师按时参加线上教育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学校层面,重点围绕新课标研读、实验教学、课堂创新与提升、学生活动发展等开展教研。在级部层面,可以就某个方面、某个环节或某个问题随时教研,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水平提升。

探究实践,推动学生科技创新

“同学们好!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母螳螂为什么会吃掉公螳螂’?”“因为怀孕后的母螳螂需要足够的营养完成产卵和繁衍后代,便只好吃掉公螳螂。”这是六年级(2)班男生门瑞泽在“课前三分钟科普演讲”时的情景。

“课前三分钟科普演讲”是学校为鼓励学生及时将自己发现的身边科学现象,通过查看资料和科学探究形成科技演讲稿,然后在课前向全班同学演讲的科普活动。这项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和实践兴趣,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深受学生欢迎。

“科技的魅力是无穷的。它越神秘、越精彩,学生的探究兴趣就越浓,创新欲望就越强烈,成功后也越有成就感。”学校科学教研组组长郑习媛说。

为推进探究实践,学校每年4月都举办科技节。内容分人工智能、益智拼装、创意设计等,展示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达到交流、互鉴和提升的目的。在双休日和晚上,教师会给学生布置“趣味科学小实验”家庭作业。在寒暑假,则依照不同年级布置不同的探究活动。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5届,展出学生作品500余件。各班级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科技研学活动。截至目前,全校共有40多件创新作品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