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学院构建校园体育新样态
擦亮“俱乐部式”体育教学名片
青岛城市学院立足当前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实际,进一步深化公共体育“俱乐部式”的教学改革,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始终把育人当作人才培养最根本和最核心的任务,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推进公共体育课程新设计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俱乐部课程设置,引进开发新项目,创立单项俱乐部,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学校先后设立健身、游泳、足球、篮球、排球、橄榄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武术、有氧健美操、瑜伽、田径、攀岩、搏击、跆拳道、自行车、飞盘等19个特色体育俱乐部以及30多种高质量体育课程。在深化课程建设方面做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自主选择运动时间、自主选择指导教师,把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运动训练、群体竞赛全部纳入课程体系,真正打破课内外教学的界限,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近3年,约5.3万名学生参加19门体育课的选课学习,2万多名学生参加了俱乐部训练课。
学校重视体育场馆和运动场地建设工作,不断更新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硬件设施、体育器材、教学辅助设备等,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近3年,按照国际标准新建室外攀岩场地,改造更新学校游泳馆,引进VR自行车骑行台、360度可视化教学展示教室、乒乓球DT-AI综合训练系统、网球智能发球机等先进的教学辅助系统。
构建“三全育人”新体系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大体育大课堂”为引领,将体育俱乐部课程思政建设与德育工作协同推进,构建隐性思政教育与科学施教相结合的“三全育人”新体系。通过体育教学与竞赛训练,在增强学生体能与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完成“健体”,从而“育心”,并挖掘体育元素中的规则意识、集体意识、纪律意识等多方面思政元素,完成“立德”,达到以体育人的功效。
在运动会等体育比赛中,将做好奏唱国歌仪式、颁奖仪式等环节作为增强国家形象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蕴含了对学生归属感、认同感等的教化与感染作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校积极开展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工作,把体育与专业技能、志愿服务、思政育人有机融合,利用学校主办或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乡村振兴文化服务等活动,构建体育志愿服务育人平台。建立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信息库,并根据大学生的日常动态表现进行信息更新,推动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常态化、长期化以及专业化。“长期以来,学校组织发动青年学子广泛参与各大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活动,既是学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实践课堂,也是学校推进文明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校体育教学部主任寇燎原表示。
近年来,学校依托体育教学俱乐部志愿者,已组织参与CBA联赛、全国游泳锦标赛、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全国击剑冠军赛(总决赛)、中国田径大师赛、全国蹦床锦标赛、青岛国际马拉松等10余项重要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累计1000多人参与。
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新路径
学校坚持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引,积极转变观念,构建全新的学生体育评价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学生评价体系,完成从关注整体到关注个体、从静态指标评价到实时动态指标评价、从学业部分阶段学生参与到全时全阶段学生参与的转变。目前采用的学生评价为日常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三个方面,客观展现学生体育发展的综合数据。在竞赛方面,学校在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例如,攀岩俱乐部学生在中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中获得全国亚军,骑行俱乐部学生完成400公里的环青海湖骑行任务,等等。另外,学生积极参加相关运动的等级考核与裁判员培训,并积极参与各类赛事实践。2023年,共有100余名学生取得等级证书,提升了体育运动水平。
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注重建立完善学生体育档案和动态数据库,构建涵盖学生日常体育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等方面的可追踪、可视化、科学性、个性化的全过程动态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综合性档案,形成大数据库进行追踪的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素养”的学生体育评价科学化指标,初步实现全阶段实时动态的学生体育评价体系。
自2008年体育俱乐部成立以来,学校不断做好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青岛城市学院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已走在全国各高校前列。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强,终身体育的观念逐渐形成,而体育俱乐部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育人作用进一步突显,校园体育氛围进一步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