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闲置校舍冒出“烟火气” 图片新闻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我省推动高效办成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 让党旗在教育新征程上高高飘扬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让党旗在教育新征程上高高飘扬

——十论学习贯彻202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 本报评论员

大潮奔涌,春风浩荡。

作为全省教育系统的“新春第一会”,202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为我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强国建设、山东何为”的时代命题,会上提出的重点实施教育创新发展“十大行动”,是我省在新的一年准确把握教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实践方略,将为教育强国建设凝聚山东力量、注入山东智慧。

建设教育强国,定位要清,方向要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断,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作出了战略指引、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省积极行动,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悟规律、学方法、明方向,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让党旗在全省教育系统上空高高飘扬。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政治引领,成立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省、市、县三级党委教育工委运行机制,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确保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

——夯基垒台,厚积成势。围绕大中小学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我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现民办高校党委书记选派、中小学校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两个全覆盖”,深化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建强党务工作队伍,助推大中小学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我省持续开展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不断完善从严治党制度机制,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扎实推进高校意识形态、重点领域廉政问题和学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让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高高飘扬的党旗是信仰,是方向,也是保障。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系列举措环环相扣,为实现我省教育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坚强保障。面对以教育强省建设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任务、新形势和新征程,我省审时度势,提出实施党的建设领航行动,将以打好高质量党建“组合拳”的姿态,助推党建“一融双高”建设,引领保障我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好教育强国建设的山东答卷。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党的建设领航行动涵盖的任务,是在总结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聚焦推动新时代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提出的具体可行的操作方略,将更好地服务于我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党的建设领航行动统筹施策、精准发力,所提到的“持续强化科学理论武装”“不断提升党的建设工作质量”“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有理论目标,又有实践要求,明确了在新的一年我省教育系统的党建工作重点。其中,持续强化科学理论武装是方法,将指导全省教育系统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汇聚起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不断提升党的建设工作质量,既是目的,又是举措,对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类社会组织今后一年的党建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的同频共振、互融互促;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党建工作的底线和保障,将进一步助推新时代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建设领航行动既是发展策略,又是施工蓝图。全省教育系统须从战略和全局角度深刻认识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党的建设领航行动所指出的中心任务,笃行不怠,久久为功,培育打造“齐鲁杏坛党旗红”品牌,让党旗在教育强省建设新征程上高高飘扬,以实干实绩绘就山东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锦绣画卷,写好教育强国建设的“山东篇章”。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在实施“十四五”规划、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之年,落实教育创新发展“十大行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强省建设新成效为教育强国增光添彩、赋能加力,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转化为山东教育的生动实践,我们只争朝夕!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