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济宁: 开全上好实践育人“大思政课” 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进 暨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召开 山东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在青岛启动 省教育厅召开重点帮扶平邑县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 省教育督导学会第六届理事会2024年年会暨学术报告会召开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讨会召开 全省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工作启动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济宁: 开全上好实践育人“大思政课”

□ 特约通讯员 丁大庆 刘帅

【总编说】 近年来,济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地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注重发挥地方资源铸魂育人功能,坚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通过实践锻炼,推动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感,以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际行动和良好成效,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奋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铁道游击队的真正名称是什么?护送过哪些重要人物过微山湖?微山湖上的红色秘密交通线起点在哪里?”这是济宁市各级各类学校近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中的一幕。

“全市教育系统以‘行走的思政课’建设为抓手,用足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等,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路径,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相连,让思政课真正有‘知’有‘味’。”济宁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正说。

以文润心、向美而行

增强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学校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工作独特、宝贵的资源。学生虽然生在济宁,长在济宁,但大多数人没有机会系统感知学习济宁得天独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济宁市教育局联合市关工委编写了《济宁市青少年教育系列丛书》,制定并实施了传统文化教育“六德十二目”和课程思政建设“坐标系”,助力课程思政教学。教育、文旅部门联合打造了“跟着孔子去游学”研学新模式,设计研发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等7条精品主题路线、40余处研学基地,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参与、实践和体验,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自强。济宁学院二附小校长苏明说:“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到孔子博物馆,沿着‘孔子的一生’,了解‘至圣先师’孔子所处的历史背景,知晓孔子的智慧和理念,感悟孔子作为儒学代表对中华和世界文化的推进作用,使少先队员更加自觉地坚定文化自信,用实际行动做历史的传承者、践行者。”

红色思政、向心而行

增强新时代青少年志气骨气底气

红色资源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凝聚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文化财富,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资源。济宁市依托金乡县的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微山县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梁山县的“梁山歼灭战”遗址纪念园、邹城市的尼山区抗日纪念馆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实景思政课堂基地,支持学校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教学。今年清明节期间,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兖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梁山县第四实验小学分别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缅怀先烈,沿着先烈的足迹回顾辉煌的革命历史,感悟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思政教育进一步“接地气、冒热气”。“沿着红色记忆,追寻英烈脚步,重温英烈事迹,引导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好基础、步步踩稳,方能不惧风雨、愈挫愈强。”兖州区实验小学教师陈娅利说。

科技思政、向前而行

助力新时代青少年种下科技强国的种子

科技创新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资源。在系列课程的指引下,济宁高新区、兖州区、梁山县、邹城市依托高新技术企业、科学技术馆、创客活动中心等,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程”,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模型、VR互动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国家的科技创新成就。兖州区第一中学教师精心设计前置性教学,开发了创意编程、无人机、创意机器人、3D打印等一系列课程,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受科技发展的力量,增加他们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兖州一中附属学校定期组织少先队员走进家乡企业——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寻访太阳纸文化博览馆,感受科技力量,学习企业文化,积蓄成长力量,在“行走”中深切感受家乡企业发生的巨变,学习和传承大国工匠精神。一名学生表示:“通过亲身感受,我掌握了科技创新文化,了解了科技创新成果,树立了科技自信自强意识,更加明白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立志好好学习科学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笃行养德、向善而行

涵养新时代青少年向内生长的能量

学校携手家长共同为学生量身定制“大思政课”研学游系列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成长。济宁市各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湿地宣传视频,学习掌握湿地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将家乡附近的湿地公园拍成视频,争当“环保小卫士”“环保宣传员”。周末,家长带着孩子走进湿地公园,了解关于湿地的知识、认识植物、辨识鸟的种类。通过“看、听、学、做”全流程参与,让学生感受家乡大好河山之美,接受生态环保教育,现场感悟生态保护的重大意义。学校还创新丰富学生思政课的劳动体验,引入实际操作,如手工制作、维修等劳动技能培训,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对劳动的敬重和理解。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展示活动,学生展示个人劳动成果,并与同学、老师进行经验交流和思想分享,使学生在实际劳动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熏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推动学生成长成才。

济宁市教科院思政教研员祝成彦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精心打造富有孔孟之乡特色的“大思政课”,通过校内外“行走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