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风波
我走进办公室,刚坐下来要备课,班长上气不接下气地闯进来说:“老师,小红与小帅打起来了!他们都不听劝。更可气的是,后边还有几个男同学不但不劝架,反而起哄。”没等她说完,我立即朝教室奔去。
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小红与小帅正躺在地上并且扭打成一团。看见我到来,他们随即停止了打斗,站了起来。接着,我把他俩带到了办公室。为了让他们尽快平静下来,我给了他们一段时间,让他们冷静地反思一番。随后,我便离开了。过了一会儿,我就听见他们正在小声交流着。于是,我便不动声色地进了办公室。
原来,在早读时,有人给小帅传了一张纸条,说小红骂他。于是,小帅抱怨小红,并质问她,认为她敢作不敢当。小红却坚持说没骂他,并让他找出证据。小帅哑口无言,小红就指责他无理取闹。小帅是个直性子,被小红问烦了就动起手来,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经过了解,我得知是小明在背后捣鬼。因为小明在早餐后没去卫生区参加劳动,反而跟其他班的学生打闹,所以小红批评了他,并要求他下周自己打扫。于是,他便记在心上,早读时来了个“借风使船”的伎俩。在我的开导下,他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握手言和,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班会课上,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对特殊的邻居,一个是和尚,另一个是屠夫。他们每天非常勤奋,都起得很早,去做各自的事情。有一天,他俩便商量,早晨谁醒得早便叫对方起床。于是,和尚醒得早便叫屠夫起床杀猪,屠夫醒得早便叫和尚念经。这样,多年过去了,直到他们去世。可出人意料的是,和尚却进了地狱,而屠夫上了天堂。和尚自然对结果不满意,便找佛祖理论:‘我每天念经,而屠夫每天杀生,为何结果不同?’佛祖叹了一口气,深沉地说:‘是啊,这些年下来,你想想自己每天醒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你叫屠夫去杀生,而屠夫却让你去念经。所以最后你下了地狱,屠夫却上了天堂。”学生们听后,哈哈大笑。我问他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班长首先发言:“你让别人做坏事,比自己做坏事更可恶。”接下来,学生们纷纷说道:“一个人做的事正确与否,要看最后的结果。”“我们不能做坏事,而应做有意义的事。”……我点头表示肯定:“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故事中的和尚本来是做善事的,结果却成了做坏事的帮凶。这叫什么?请你们用一个成语回答。”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始作俑者。”我又问:“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有的学生偷偷地看着小明笑而不答。“你们不说,我可要说了。前不久,有一名女生自己抽烟,还叫一名同学一起抽;那名同学不同意,这名女生就打人。”我的话未说完,就有一名学生高声地说:“老师,我知道是谁。”我趁机问:“我们班有这样的人吗?”大家把目光又一次对准了小明。前边有一名性格直爽的女生直言不讳地说:“小明就是一个始作俑者。今天早读的事情完全是由他引起的。”小明红着脸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诚恳地接受大家的批评,请大家原谅我这一次。”掌声响起来,算是同学们对他的谅解。
看着火候已到,我继续引导:“当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时,我们该怎么办?”学生们思考片刻,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矛盾不可怕,关键要开诚布公,找到根源,协调解决。”“如果矛盾双方不能很好地处理,最好让同学、老师或家长参与。”……对他们这些理智的观点,我点头赞同。随后,我总结道:“我不希望你们像《孔乙己》里的‘短衣帮’和《变色龙》里的‘围观者’一样,犹如一个个冷漠的看客,缺乏为人最基本的善心和同情心,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念头,变得麻木、冷漠。”话音未落,坐在后面的一名男生指着在早读时起哄的那些男生说:“听见了吗?你们简直就是一个个‘看客’,愚昧、麻木、不可救药。”那几名男生如坐针毡,红着脸,默默地接受着来自同学的批评。坐在前边的学生也纷纷转过头去,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令人欣慰的是,此后,我们班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作者单位系临沭县玉山镇玉山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