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浸润式资助突显育人成效 青岛市举办学生生存教育技能大赛 泗水县:深入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宣讲活动 图片新闻 路在每个人的脚下 济南市举办二○二四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阳信县:家庭教育“十百千万工程”显实效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路在每个人的脚下

□ 宋锐锐

今日高考结束,学子们为十余载寒窗苦读交上了一份或满意或忐忑的答卷,翘首以盼成绩放榜“尘埃落定”之日,届时必将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高考不是人生的句点,只是一个逗点。高考成败,不能决定人生的一切。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职时,曾写过一篇《路就在脚下》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路就在脚下。”他还强调:“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

中国有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价值观日趋多元的时代,我们需用宏观的视野树立一种“大人才观”:一个人是否优秀,能否“成才”,并不仅仅取决于有没有读大学。在当今开放包容的社会,只要有一技之长,在某个领域作出过贡献,就是难能可贵的人才。

新时代充满各种可能性,成才的道路亦有千万条,路就在每个人的脚下。但一个人要想成才,离不开“肯学习,能吃苦,走好路”的信念和精神。新时代青年要把“学习作为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

自古以来,“学习”和“奋斗”都是人生的主旋律。我国古代思想家高度重视学习。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可以“学而成贤、学而致道、学而成美”。虽然世人把“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视为“生而知之”的圣人,但他一生都在提倡“学而知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先哲们学习的态度和智慧,鞭策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以自立,志于社会”。

走好人生路,实现生命价值,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有刚健不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虽遭冷嘲热讽和挫折打击,但从不灰心丧气,始终“不怨天,不尤人”,开创了儒家思想,在教育、为政、修身立德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所敬仰。

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士不可以不弘毅。”一个人唯有满怀信念,抱持学无止境的态度,锤炼钢铁般的意志,积极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战胜人生的各种艰难困苦,“靠自己的脚,走出自己的路”。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