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临沂职业学院 以校企合作新模式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一堂别样的思政课 “烟火气”中践行“食育” 泗水县柘沟小学:陶艺育人传承红色基因 “校鞋”并非解决学生攀比的“良药” “青岛市教育系统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宣讲指导中心”揭牌成立 潍坊商业学校:数字赋能构建教育新生态 “青岛市教育系统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宣讲指导中心”揭牌成立 寿光市九巷小学:“温暖党建”呵护务工子女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校鞋”并非解决学生攀比的“良药”

□ 李正华 张雨浓

据报道,近日有学生家长称,安徽淮北某小学给家长发调查问卷,征求家长对于“学校拟统一为学生购买600元一双运动鞋”的意见,迅速引发热议。该事件折射出当前学校日益普遍的学生攀比问题,亟待教师和家长予以重视。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底塑形的关键阶段,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一群体出现的问题绝大多数是带有社会经济文化痕迹的“成长烦恼”,尤其是男生群体借助鞋子攀比的现象。为了预防攀比,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交友观,学校均统一定制校服,但是没有把鞋子纳入其中,这便给学生“鞋子攀比”留下了可乘之机。

造成这种攀比现象,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学生青春期阶段渴求关注等自身原因,还有家长无意引导与放任、班风校风不正等多种因素。仅靠统一“校鞋”这种强制方式过于粗暴,且在定价上并不能兼顾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会引发较多争议。因而,解决之策应多维发力,综合施策。

首先,教师和家长需要以理性心态对待学生攀比。在一定意义上,攀比的根源在于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性和竞争性,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多年之前普遍“共穷”,穿的衣服和鞋子几乎一样,攀比现象较轻;目前,还没有达到“共富”,贫富差距成为滋生攀比的土壤。攀比基于人性,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青少年的攀比超过了限度,就亟待我们给予重视。

其次,需要学校和班级有效引导。在男生鞋子攀比现象中,有的班级比较严重,有的班级基本没有,这体现了学校校风和班风建设的重要性。针对该问题,学校应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公开讨论、辩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培养适度消费观念,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

再次,需要形成家校同向共育。学生之间的攀比也折射出其家庭教育认知的偏差。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如果把过多精力用在鞋子选购上面,花费超过其家庭承受能力,既增加父母负担,又助长了虚荣心,还易激发同学矛盾。因而,可以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给有攀比情况的学生家长做工作,让家长意识到学生之间物质攀比的弊端,改变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的教育方式,共同帮助孩子端正价值观。

此外,还需要社会积极引导。人是社会性的,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因而,在治理校园攀比现象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尤其是新闻媒体应该营造更为健康的消费观念。既要统一开展防范青少年学生过度攀比现象的活动,又要因材施教,尊重未成年人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和适度的消费需求,用心帮助未成年人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共同守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