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携手共育助成长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红色乳娘”故事让思政课充满感动 吴伯箫铜像“落户”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 “夏令营热”背后的冷思考 图片新闻 郓城县李集镇初级中学:激活黄河文化的“一池春水” 打造红色品牌助力全科育人 荣成市第十二中学着力打造仁爱教育生态 济宁市任城实验小学:深耕传统文化资源 金乡县鸡黍镇中心小学:以校园文化建设助力内涵发展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荣成市第十二中学着力打造仁爱教育生态

□ 赵剑漪

近年来,荣成市第十二中学以“雷锋精神”为指引,以“仁爱教育”为特色,坚守“仁爱立校,笃志成才,让每个生命绽放精彩”的教育思想,以仁润心,用爱化人,打造出教师、学生、家庭、社区融为一体的仁爱教育生态。

“校园妈妈”是每名学生的第二个妈妈。每学年初,学校会为每名学生挑选一位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校园妈妈”。她们从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排忧解难;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劝导学生远离危险,健康生活;做好家校沟通,定期进行家访,与家长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仁爱教师”,爱心奉献。每学期,学校都开展 “汇聚微力量、点亮微心愿”活动。教师们踊跃参与“微心愿认领”活动,纷纷在认领表上签署自己的名字。一个个小心愿插上翅膀来到学生身旁,将爱心汇成溪流,流入每名受领学生的心中,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爱,为他们的梦想保驾护航。

为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解决节假日“看护难”问题,学校以“奉献社会、关注民生、服务学生”为宗旨,成立了寻梦家园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 “寻梦家园、和悦成长”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仁爱社区建设。教师志愿者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设了阅读指导课,开展了魔方、孔明锁、华容道等益智玩具比拼以及室外拓展、心理团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放下手机、走出家门,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说:“老师们就像活雷锋一样,放弃休息时间,关爱孩子成长,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太感动人啦!”

家是教育的根,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为了解决家庭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成立了“心海扬帆志愿服务队”,开展“亲子共成长、传承好家风”志愿服务。采用多元化教育模式,将仁爱教育特色理念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亲子活动融为一体,以丰富多彩、意义鲜明的各类亲子活动,让亲子双方充分体验、感受沟通交流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引导家长认识到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永不放弃成长。

学习雷锋好榜样,快乐成长正航向。学校以“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为口号,以“立足校园,走向社会”为宗旨,成立了38个仁爱学子村居雷锋小组,开展“温暖站台”、“情暖夕阳”、清洁社区等活动。目前,这已成为寻山街道村居的亮丽风景线。节假日,雷锋小组的成员自发到公交站点、暖心食堂、村居社区清扫卫生;走进敬老院、孤寡老人家中,与老人面对面盘膝而坐,手拉手陪老人聊天,帮老人清扫室内外卫生。一个个“小雷锋”的身影活跃在村居、社区,弘扬与践行着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建设“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第二故乡贡献力量。

仁爱精神是学校多年来一以贯之的传承。校友代表张伟先生远在他乡但心系母校,成立了“张晶麟奖学金”,每年向学校捐赠两万元,连续捐赠10年用于奖励优秀学子。越来越多的仁爱校友毕业多年后仍然心系母校,在校园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给予母校鼎力支持。爱心校友助力学校发展、回馈母校之举诠释了饮水思源的情怀,也激励着广大仁爱学子心怀感恩、笃志前行,争做对家乡和社会有用的人。

多年来,荣成市第十二中学以仁爱立校,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擦亮底色,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坚定信念。今后,该校师生将继续在“以仁润心、用爱化人”中践行初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温暖,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精彩。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