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邓云锋检查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 山东高校“校长之约”活动在上海举办 滨州市:“四个创新”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齐河县:让每个孩子都能向阳成长 二○二五年全县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普及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走在前 挑大梁·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访谈】

二○二五年全县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普及

——对话临沭县委书记张雷

□ 通讯员 季德山 记者 胡怀旭

【总编说】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我报开设“走在前、挑大梁”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访谈专栏,集中展示我省教育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担当使命,展现全省各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新举措。本期专访临沭县委书记张雷,围绕做好新形势下的县域高中教育工作谈体会、说打算、谋发展,探讨临沭县如何化解高中段入学难题、实现高中教育均衡普及的经验做法。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沭县考察指导工作时指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10多年来,临沭人民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就业创业相衔接的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全链条发力,实现了初中毕业生“有学上、上好学、得发展”,到2025年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普及,体现出临沭县勇于“走在前、挑大梁”的时代担当。

记者:临沭县是如何考虑从高中段均衡普及出发提升公共服务成效和群众幸福指数的?

张雷:近年来,临沭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重要指示,紧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聚焦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就业创业相衔接的高中阶段教育,让广大初中阶段学生在中考分流中免除后顾之忧,以“有学上、上好学、得发展”为目标,实现高中教育全面均衡普及,为学生踏入大学或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民之所需,我之所向;民之所求,我之所行。一年一度的中高考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与热议的焦点热点,事关千家万户、广大青年学子前途命运,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一环。一边是学生家长的强烈诉求与渴望,一边是有限的资源和紧缺的学位,人民群众对孩子顺利进入高中段学习期望迫切,这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阻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绊脚石。聚焦中高考堵点矛盾和短板弱项,回应群众呼声、社会关注,临沭县坚持把高中段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首位,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人才支撑,持续创新措施、理顺机制,抓实抓好抓长效,在获评“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的基础上,又启动“办好优质高中”“高中段教育普及均衡”两大工程,以高质量的高中段教育助推全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针对高中段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发展,临沭县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雷:第一阶段,我们于2021年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三年提升计划”。就目前来看,该计划成绩斐然,社会反响良好。第二阶段,今年,我们计划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的基础上,实施“教师教学质量突破年”活动。同时,全面规划实施“3570”计划,即奋力实现“3570”高考奋斗目标,“3”是指三年计划,“5”是指每年重点本科进线率增长5%、突破35%,“7”是普通本科进线率每年增长7%、达到70%。在两者齐头并进的基础上,继续纵深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力争在取得两个国家级荣誉的基础上,再添一个国字头品牌。

记者:高位设计、全面把控,临沭县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中段教育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现在正是中考入学的关键时期,临沭县提出了在2025年实现高中段教育均衡普及的目标,您能谈谈相关的内容和创新点吗?

张雷:临沭县到2025年基本实现高中段教育均衡普及这一目标,这是县委常委会集体做出的重大教育战略决策,更是对全县68万父老乡亲做出的庄重承诺。得益于各级各部门领导的持续关注与支持,重点有以下内容。

首先,坚持投入为要,提升硬件“有学上”。把保障“人人有学上”放在教育首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学位供给,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的迫切需求。近5年,临沭县累计投资30多亿元支持教育发展。

一是资金投入只增不减。不断提升教育基础水平、加大高中教育投入力度。先后实施“大班额与改薄”等项目400余个,不断强化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条件保障,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学位供给扩容提质。通过“政府主导供给一批、社会参与补充一批、合作办学分担一批”,构建“政、企、校”三方协同办学模式,打通关键堵点,全力增加学位。县里把最好的位置用来建高中阶段学校,实施高级中学省级重点项目、2024年新增学位6000个,市工业学校南校区项目、2025年新增学位5100个;招引江苏慧宇教育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临沭县英才学校,获批开展普通高中招生工作,2025年新增学位400个;市工业学校与鲁南技师学院、东营技师学院等外地知名院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每年定向输送生源800人。

三是兜底资助全面覆盖。坚持“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贷尽贷”,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2020年以来,累计为62474名贫困学生免除学费、发放助学金和生活补助、助学贷款等13143万元。据测算,2025年全县初中毕业生8760人,普通高中学位供给达5500个、职业学校学位供给达3200个,普及率达99.3%。

其次,坚持质量为先,改进教学“上好学”。紧扣“扩优提质”总要求,聚焦“师、质、产”等关键重点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高中阶段教育体系,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

县里通过推进“塑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深化产教融合”三步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让学习环境更优、师资水平更高、教育质量更好。

一是塑强师资力量。通过“提升能力、系统化育才,学科联盟、跨学校聚才,优化环境、实举措留才”三项举措探索实施“系统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养模式,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两年,有1名高中校长被评为“沂蒙名校长”,2名高中教师被评为“沂蒙名师”,2名高中教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

二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校长首责、全员参与,细化培训、整体提升,强科培优、特色发展”等机制,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突破年”活动,重塑教育生态,奋力实现“3570”高考奋斗目标。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通过紧盯“产业方向、市场需求、高端尖端”瞄准市场需求,采用“入校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参与国家、省、市级2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与山东正工冷暖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设5个“校中厂”、2个“厂中校”,推动职业教育与县域优势产业互融互补、双向赋能。年实现各类培训总量近3.3万人次,工业学校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连续两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赛项,获得3个国赛一等奖,其中有2个全国第一名。

最后,坚持学生为本,拓宽出口“得发展”。紧盯更需要地方关注的职业教育,抢抓“全市职业教育突破年”契机,聚焦“两个服务”(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就业和升学两手抓、两促进,为职业学校学生多路径成长成才畅通渠道,实现从“上好学”到“得发展”的蜕变。

一是“精准滴灌”就业一批。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订单班、学徒制等模式,拓展特色人才培养方式,为县域、市域产业发展输送急需人才。每年向县域、市域产业、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00余名,技能教育毕业生在当地企业就业率在90%以上。此外,学校每年开展社会短期技术技能培训3万人次以上,一批自主创业者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比如,工业学校毕业生胡尊永,在村里率先开展蓝莓种植,建设了鹏兴生态采摘园,年收益50多万元,带动2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

二是“浪子回头”升学一批。给懵懂的青春期孩子再一次选择的机会,深入开展“技能培养与升学辅导”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三二连读”专科贯通、“3+4”本科贯通、开放大学等分层培养路线,积极拓宽学生升学通道。职教高考春季高考本科过线率连续3年是全省平均数的3倍,过线人数连续5年位于全省同类学校前10名。如工业学校建筑专业学生刘迎秋毕业后先是考入临沂大学,又攻读山东大学博士学位,为众多职教学生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动力,使他们立志通过职业教育改变人生轨迹。

记者: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关注,实现了高中段各领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请问:在实现了高中段教育全面均衡普及后,临沭县将从哪些方面持续发力,继续优化提升?

张雷:说起来,我们压力很大。一是县里人口少、资源缺,全县仅有68万人,在山东省是一个小县;二是人口增长率降低、生源减少,“空心村、空心校”逐步增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方面面临更多问题;三是近年来教师老龄化,缺编依旧严重,数字化智能化教育又迫在眉睫,教师队伍知识更新、素质提升成为重中之重、要中之要。

下一步,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更好实现全面发展,以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加快建设“强富和美”现代化临沭,为山东“走在前、挑大梁”作出积极贡献。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