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新区 一砖一瓦垒起的思政课
在潍坊高新区浞景学校,有一个毕业生打卡地,是一面用5282块青砖垒起的花墙。“生活是最生动的思政课教材。我们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基础,用教育的力量引导学生从时代的过客转化为乡村变迁的见证者、记录者和思考者。我校开发了以‘青砖红’为主题的思政课程体系,从一砖一瓦、一柱一椽的故事讲起,让学生感受家庭、家乡、国家和社会的巨大变化。”该校校长潘金亮说。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学校周边的村庄陆续拆迁。学校抓住社会发展变化的关键节点,加快开发有时代标志意义的思政课教育资源。
学生从拆迁后的老屋里搬来一块块青砖,用稚嫩的双手庄重地刻上村名、座右铭或姓名。从讲好乡村故事开始,学校的“青砖红”思政课程已形成生活、生产、生态3个系列,一共包括50多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是一个开放的生态体系,在学生的求索中不断地丰富、生成。
“我们在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中进行创新探索,就是把思政课与项目化学习结合起来。”该校学生成长中心主任史靖说,“学生围绕生产生活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数据收集、资料整理、走访调查,在深入实践中发现生产生活现象中蕴含的思想和道理。项目化思政课使学生成为思想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构建者。”
项目化思政课使学生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去审视问题。以四年级学生为例,目前,他们已先后围绕村庄人口结构、家庭消费方式、生产工具变革、乡村治理方式、卫生环境治理、家乡建筑特点等进行了阶段性研究。
学校“青砖红”故事在不断地被发掘、记录、传播,赢得了社会的支持。2021年,清池街道投资600万元建成了占地800多平方米的乡村纪念馆——念月馆。以嫦娥奔月为代表的浞水文化、念月文化,把学生的思想从现实延伸到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一块方方正正的青砖里串联起历史、现实与未来,见证着生活的巨大变迁。而地处潍坊市区“东大门”的汶泉学校,则以另一种方式演绎着乡村故事。
学生家中已被遗忘的生产生活用品被带到学校里,那些学生原本叫不出名字的工具,被一件件清理、整修、打磨、分类……学校专门用一层楼建成了“乡村记忆”展馆,并以这些农村用具为基础,开发出以“重新发现”为主题的思政课程体系。
每件物品都有存在的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在不断地迭代进化。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老照片展、老农具展、老家具展、老生活用品展、老报纸展,让学生讲述每件物品的功能、历史和变化。
“爷爷的交际圈是两条腿的距离,爸爸的交际圈先是自行车的距离,后面换成了摩托车的距离,现在已变成小轿车的距离。”学校四年级学生张韩顺说,“我的交际圈将是飞机、飞船的距离。”
一辆大金鹿牌自行车承载起两代人的希望。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物件又在新的环境中被赋予新的意义。
“生活体验越丰富,思政课的话题才越有生命力。我们从教育的角度,用教育的方式,使朴实的生产生活工具被重新赋予文化价值、育人功能。”学校校长李德连说,“通过展示讲解,学生了解了每件物品背后的故事,了解了祖辈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新生活的奋斗史。”
学校有50亩劳动教育基地,在这里,学生学习用老农具去翻地、除草、播种、搭瓜架,用双手管理经营着自己的小菜园。小麦成熟后,学生用镰刀、杈、石碾体验收获的艰辛,用最传统的方式经历着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过程。有些物品则被教师搬进了课堂,让学生明白了油灯里的虹吸现象、铁锹中的杠杆原理、麦秸草编的艺术、老报纸里的生活、化肥里的化学、家具的榫卯结构、家乡谚语里的知识……
“近些年,我们根据不同学校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通过‘一校一品’特色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引导各学校深度挖掘校内外的资源要素。”潍坊高新区教科院学生发展科科长李彦然说,“我们建立起了有生活、有生命、有生成的思政课程建设评价体系,让思政课能持续深入地走进学生的生活。”
2021年建校的智谷学校,周边是成熟的城市居民小区。学校通过与社区、家庭进行多维链接,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了解城市运转、社区治理、精神文化、生活消费、人际关系等社会现象。而于2019年投入使用的东华学校,一方面用项目化学习让学生走进社区、工厂、政府单位;另一方面,建设起了VR体验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观博物馆、科技馆。
从一块青砖开始,思政课建设都在悄然变化着。6月,潍坊高新区完成了为小学招聘专职思政课教师的考试,为每所小学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思政课教师,用更专业的师资上好思政课。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在“校家社一体化、党团队一体化、大中小一体化”的全方位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的过程中,“青砖红”课程让思政课有了更多的烟火气、孩子气,项目化学习、活动化展示又让学生在实践观察和辩证思考中成为思政课的建设者、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