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蒋集镇添福幼儿园:用田园游戏带动乡村教育振兴
田园游戏起源于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在农村儿童中广为流传。发掘和改进田园游戏,并让它为幼儿成长服务,对成长中的幼儿来说十分有利。一是在游戏中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二是通过游戏可以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三是参与游戏可以增强幼儿体质,开发幼儿智力。这深度契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既丰富了幼儿园活动,又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爱农村的情怀。
《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提出:“打造乡村学校办学特色,乡村学校开发田园课程、田园游戏,开展耕读教育,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大自然。”宁阳县蒋集镇添福幼儿园近年来充分利用家长、社会资源,立足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田园游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办园之路。
该园制定了《“田园小游戏,儿童大发展”课程实施方案》,分三个阶段将田园游戏变成符合幼儿园特点的课程。一是动员全体教师发掘田园游戏项目。教师们走进社区、田间地头采访农民,记录游戏过程,将一个个小游戏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解读,最大限度保证田园游戏的“原汁原味”。二是共同研究游戏流程,剔除危险和不符合幼儿年龄的部分,在保障幼儿安全的前提下,使之易学、易会、易操作。三是师幼共同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新方法,丰富游戏内容,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
近两年来,幼儿园不断丰富田园游戏的内容和玩法,相继收集整理了45篇田园传统游戏优质教案。幼儿们能够熟练进行“跳房子”“跳皮筋”“炒黄豆”“丢手绢”“滚铁环”“跳门槛”等游戏。
师幼在游戏中不断创新,开发新的玩法。“抓石子”游戏,除了小石子,幼儿想出了抓纸团、抓乐高颗粒等。在“贴烧饼”时,教师鼓励幼儿创新游戏形式与玩法,除了“单人贴”,还可以“双人贴”“反向贴”;同时,加入轮胎等游戏材料,进行占轮胎“反向贴”。“斗鸡”游戏玩法可以从“一对一”发展到“多对多”。“木头人”游戏可以配上音乐,以音乐为口令:音乐开始,幼儿随意走动;音乐停,幼儿则要保持固定姿势不动。
幼儿园还将部分游戏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将其与户外体育运动相结合,增加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和新鲜感。例如,将“摸瞎”“跳格子”“跳皮筋”“顶沙包”“编花篮”等民间游戏融入早晨的体育锻炼中。每天早晨,师幼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共同游戏,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幼儿园根据游戏项目不同对活动场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游戏项目在各自区域活动,保障了幼儿的安全。
幼儿园根据幼儿年级不同,开发同一种游戏的不同玩法。如“跳房子”,大、中、小班的玩法也不尽相同,有单脚跳、双脚跳、夹沙包跳、比赛跳、接力跳等多种形式。各年级根据创新游戏的需要还增添了跳绳、轮胎、呼啦圈、瓦片等各种各样的低结构游戏材料,使游戏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这样不仅促进了幼儿跑、跳、平衡等动作的发展,而且增强了幼儿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在自由自主、开放的游戏活动中,儿童的竞争意识、合作交往能力、自主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园还将游戏由园内搬到了园外,带领幼儿到苗木基地、社区广场展示。在郑龙村社区广场,教师们带领幼儿展示“老鹰捉小鸡”“炒黄豆”“攻城门”等田园游戏,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围观群众的阵阵掌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田园游戏的开展和创新过程中,更多幼儿来到教室外、阳光下,提升了幼儿五大领域核心素养。丰富的游戏项目、开放的创编思路,让传统游戏焕发出新的生机。每天,幼儿都在幼儿园活动场地上挥洒汗水、笑声迭起。
田园游戏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仅提高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也使全体教师的教研氛围更加浓厚。幼儿园根据实际,每周拿出固定的时间召集教师研讨。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游戏过程中的发现畅所欲言,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园本教材。幼儿园在组织教研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游戏、解读、研讨、改进的流程,丰富的教研活动锻炼了教师的能力,多名教师在上级组织的游戏故事评选、游戏案例评选等活动中获奖。
田园游戏的开展提升了幼儿园在社会上的形象,提高了幼儿园在社区居民中的满意率,有效避免了家园矛盾。社区居民也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添福幼儿园学习。孩子在家门口入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幼儿园都会举办亲子运动会,让家长也参与到田园游戏中来。家长、教师、幼儿一起做游戏的场景十分温馨和谐。
田园游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宁阳县添福幼儿园将其进行了传承和创新,用它守住了乡村文化这片阵地,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与教师玩“跳房子”游戏
幼儿与教师、家长一起做游戏
幼儿与教师、家长一起跳皮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