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研齐谋“化” 城乡聚力促教“学”
——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构建化学伙伴校建设新格局
“如何把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大单元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化学课标中跨学科的十大主题”“打造化学学科具有特色的‘一体化贯彻’教研机制”……近日,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化学教研员深入学校,全面参与各伙伴校教研活动,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把脉会诊”。这是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伙伴校建设中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的活动之一。
今年,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继续深化伙伴校建设,并建立了教研员参与伙伴校学科教研制度,打造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如今,城区中学与乡镇中学、教研员与学科主任及教师间的联系日渐紧密,城乡、学校、教师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更好地落实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同在蓝天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也可以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化学学科的伙伴校建设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城乡力量齐汇聚,统筹规划搭平台
开学初,文登区各学校制定保障伙伴校大教研的统筹安排表、各类责任落实表、跨学校跨学科联系表等以及各项制度安排,以保障伙伴校大教研工作落实到位,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化学团队以伙伴校大教研这个平台为载体,多次组织专业的理论学习,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教研员的全程参与和指导,使原来比较松散、缺乏方向引领的教研活动变得组织更得力、主题更明确。
针对这种情况,在化学教学研讨活动中,有城区中学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执教的“魅力课堂展示”活动,有针对乡镇初中新任教师或改学科任课教师的“课堂把脉问诊”活动。这样一来,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发挥伙伴校名师的引领和优势学科带动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线上线下共联通,锤炼细节出精品
经过持续的努力与不断优化,文登区化学伙伴校教研已经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线上线下教研流程。这一流程涵盖了从教研准备、实施到总结反馈的全过程,确保了教研活动的有序进行和高效开展。
首先,他们践行“线上共学,研讨把握定框架”。主备教师在初次备课前,根据大教研主题确定讲课内容,深读教材,并根据教材内容理清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筛选教学素材、设计教学环节、精心选择习题、设计板书后,将各类材料上传至开学初就建立好的伙伴校教研QQ群。当伙伴校同年级其他教师在研读本次课堂授课初稿后,他们通过线上会议进行教学研讨,结合教材、学情等提出问题与修改建议。
其次,他们实行“线下推进,细节锤炼出精品”。主备教师结合线上研讨建议修改教案后,伙伴校同年级其他教师同聚一校,伙伴中心校教研组长首先引领大家结合课程标准聚焦问题,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进行整体解读。大家用模拟说课的形式进行针对教学环节的再研讨、再修改,形成本单元教学资源,并通过实地上课、听评课等形式,检验并优化资源,从而形成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包,并收录进化学优质资源库。
青蓝结合全方位,发挥特长提素养
每个伙伴校的化学教师中,既有经验丰富、对各个年级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了如指掌的老教师,明标把舵,是团队的主心骨,像三里河中学伙伴校的隋艳凤、隋江丽等中年教师;也有接受新事物、新理念能力超强的年轻教师,勇于实践创新,为团队注入新生活力,如吕美雯、周羚馨。正因如此,化学伙伴校内开展的青蓝工程打破了学校间的壁垒,发挥了每名教师的特长,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不同教学水平组成不同年级段“主教+辅教”伙伴校青蓝结合共同体,发挥“1+2>3”的作用。通过教师间互相学习、实践、反思,不仅优化了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且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探寻到了各自新的“生长点”。
化学教研员说:“本学期,我们计划开展至少三次伙伴校创新性主题教研活动。我会组织伙伴校备课组长互相观摩学习,提升伙伴校备课组长的专业和组织能力;组织伙伴校备课组长开展每周精选习题活动,建立优质的习题资源库;组织全区化学名师成长共同体成员一起参与,为我们的伙伴校教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
教研互融多视角,梳理思路促成长
为实现化学教师成长的同频共振,在伙伴校大教研期间,化学教研员通过多种形式推荐理论学习资料,引导大家学习胡久华、毕华林等教授对新化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实践。他们还经常分享课堂教学实用策略的相关书籍和文章,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等。在此基础上,化学教研员带领大家深入研究与解析不同课型的执教策略以及中考命题思路,提倡在各个课型的授课中采取“观察——调查——理论——实践——理论梳理——再实践——理论完善——构建模式”的实践策略,力争在化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
这种“教”“研”模式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教师有理论基础做后盾,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引导,不断提升教学成绩,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例如,蔡丽卿老师执教的《利用粒粒氧养鱼》项目式实践类复习课,起初的设计思路就源于初四化学备课组的伙伴校大教研的互动。这一课例的打磨实现了化学教学优秀成果的新突破。
评价反思助提升,共享资源创成果
每次的化学学科伙伴校大教研告一段落后,教师都会在第一时间将所有材料形成资源包,进行共享,让伙伴校每名教师都能用到最新打磨出炉的第一手教学资料。尤其是主备教师,会根据课前研讨、个性化备课的内容进行资料汇总,将资料打包上传到伙伴校研讨群里。伙伴校大教研设定的资源包括所授课单元的教学设计、单元大概念统领的内容框架、单元作业设计和试题检测,以及每课时教学设计、课件、课堂小测、作业和习题等。
活动结束后,参与的学校都能及时进行汇总,并形成每期《化学大教研简报》。通过简报的总结、评价、反思,有助于下次大教研提质增效。例如,吕美雯老师参加的省级实验教学能力大赛,就是三里河中学在初三化学伙伴校大教研材料汇总、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再思考、再研讨、再创新而衍生的成果。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文登区化学伙伴校建设日渐成熟,开创的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例如,初怡茗、王新晓等教师执教的优质课获威海市一等奖,于青文执教的公开课例亮相于威海市化学学科会,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伙伴校大教研深耕过程中孕育和积累形成的硕果。
“因为部分乡镇小规模中学每个级部只剩一个教学班,一个人执教一个级部的教师无法进行校内同级部间集体教研,所以我们才会通过伙伴校活动形成城乡教学、教研联盟。我们将通过协同备课、网络教研、送课下乡、开放课堂、影子培训等活动,深入开展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促使学校间、教师间精诚合作,实现百花齐放、合作共赢的教研格局,持续推动全区化学教学优质均衡发展。”化学教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