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梦想“启航” 济南的峨嵋山 小重山· 云门秋色 秋天的等待 长安园里谒伯箫

第8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8

长安园里谒伯箫

□ 李皓

每年3月13日和8月10日对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先生来说,都是十分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作为吴老故乡的一个社会团体组织,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在这两个日子都要组队驱车赴泰山长安园,拜谒这位享誉全国的“莱芜老乡”,缅怀这位世人敬仰的文学大家。

伯箫先生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济南莱芜吴家花园村,1982年8月10日在北京病逝后,家人遵嘱将其骨灰撒于泰山之巅,实现了其“回到家乡”的生前遗愿。2012年8月10日,时值伯箫先生逝世30周年纪念日,泰山长安园举行吴伯箫先生纪念园落成仪式,让先生的形象永久屹立在了泰山脚下。

如今,10多年过去了,长安园里的伯箫先生雕像如初立时一样,依旧那么高大端庄。其身着中山装手执书卷略带沉思状的儒雅风度,让我们追忆起与先生有关的诸多大事小情。

我是平度人,与伯箫先生并非老乡,虽然读高中时即学过收入中学课本的他的散文名作《猎户》,但当时并没怎么上心,因为那只不过是数十篇课文中的一篇而已,尽管那时先生还活在世上。可当我大学毕业踏上曾经养育过先生的这片热土,且以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身份再给莱芜籍学子讲解这篇《猎户》时,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作品能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被全国学子学习的当代莱芜籍作家,当时只有伯箫先生一人啊!为讲解好先生的这篇《猎户》,我找来初中语文课本,系统地通读了收入其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等先生的散文名篇。在导入课文时,我还以此为引,较为详细地讲解了先生的生平及其著述,并且提到了先生生前为泰安一中《语文小报》题写报头之事。我曾私下里认为,我在讲解《猎户》以及同样也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先生大作《难老泉》时,理解是深透的、感情是投入的,对学子的激励和鞭策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只可惜,当时伯箫先生已经过世多年了。

莱芜升格为地级市后,我有幸转行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尽管不再有机会给学生讲解伯箫先生的《猎户》和《难老泉》,但天天奔走于莱芜这片热土上,我依旧有机会去接触与伯箫先生有关的人和事:作为文学爱好者,莱芜举办的历届全国吴伯箫散文大赛,我都参加了,并且还获了奖;目睹中学生文学社社刊以《箫韵》之名在莱芜大地上诞生并箫韵悠长,以及莱芜十五中更名为吴伯箫学校,作为一名跑教育口的记者,我感到欣慰;节假日,我甚至还一个人跑去吴家花园看先生的故居,期望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里,找到陶冶先生情操和启迪我们心灵的东西。先生已逝,否则,我们也许还能听到如其写作风格一般的先生那娓娓的讲述。

作为一个在莱芜这片热土上工作生活了整整40年的胶东人,能与文友们在吴老诞辰和逝世这样两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到泰山长安园拜谒先生,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伯箫者,大箫也!先生虽然一生并不多产,笔下散文总共只有200多篇,但其写作态度与其为人处世一样,是十分严谨和讲究的。先生很少有即兴之作,他的许多像《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之类的散文精品,都是沉淀多年后的回忆之作。先生习惯于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在平淡的叙述下蕴藏着深厚的情感,他的散文不论是怀念延安生活,还是倾述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都宣扬了继承革命传统、催人奋进向上的积极主题,这在我们国家尚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当时,其教化和鼓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或许是《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猎户》和《难老泉》等,能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重要原因之一。“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事实已经证明,伯箫先生在这些散文名篇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下去。文中娓娓的讲述,就像先生用力横吹的一支箫管,韵律朴茂悠扬,催人向上!

毫不避讳地说,在先生故里工作和生活,同样喜欢散文写作的我们,多么希望这位闻名全国的散文大家能够回归故里,以他那和蔼可亲的长者形象、儒雅可敬的文人风度以及娓娓而谈的散文风格,熏陶和感染后来诸学啊!历经几十年努力,我们虽然已经看到莱芜大地上有了“全国吴伯箫散文大赛”,有了“吴伯箫文学馆”,有了“吴伯箫学校”,吴伯箫故居也得以修缮一新,但如同伯箫先生一生经历过诸多波折和坎坷一样,这一切操作的力度还不够大,影响还不那么深远。或许是应了“好事多磨”这句古语吧,苦中作乐,伯箫先生生前乐观,我们现在同样也不悲观。“少小离家老大回,落脚校园育蓓蕾。儿童相见更相识,笑说这是老前辈。”相信经过无数热心人士的积极奔走呼号,继今年春天吴老半身铜像“落户”吴伯箫学校之后,生前想回莱芜却终因种种原因没能回到莱芜的伯箫先生,您的文风、人品,一定会更广泛地为后人所知;您的儒雅形象,一定会有在莱芜大地上站起来的那一天!

再次在先生雕像前恭恭敬敬地三鞠躬,我们宣读祭文表达我们的缅怀,献上鲜花表达我们的思念。“先生,作为您老故里的后学,今天我们郑重来看您,向您汇报故乡的变化,努力学习您的为人处世,积极弘扬您乐观向上的精神,奋力打造‘散文之乡’这张您一定喜欢的故乡文化名片,想必您会感到欣慰!泰山巍巍,汶水汤汤,吴老伯箫,厚土之下,愿您安息!”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