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构建劳动教育实践育人体系
让劳动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寒露种菠菜,时令正应中。三天出畦垄,十天绿葱葱。”松土、平地、撒籽、覆沙、浇水……寒露刚过,临朐县南苑小学五年级(1)班的“五一责任田”里,学生正在种植菠菜。“再过40天左右,咱们就可以吃上亲手种植的菠菜了。”劳动教育教师赵森和学生一起浇完水后说。
近年来,临朐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积极构建劳动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创新教育实施方式,更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得到精神上的洗礼和素养上的提升,真正让劳动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乡土味:
“隐藏”在学校角落里的“责任田”
“看,我种的这棵葱又大又长!”“来帮帮我,我抱不动这个南瓜啦!”“这个西红柿看着就很好吃!”……秋天来了,南苑小学的“采摘节”进行得如火如荼。2017年,该校在楼顶上建设了400余平方米的“阳光实践基地”。“基地”分果园区、瓜园区、蔬菜区三大区域,包括30个独立种植单元,一至六年级每个班都有一个种植单元。
“在劳动教育中,我们将劳动课程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既有劳动特色的课堂教学,又有参与实践劳动的特色课程,保障学生充分接受劳动教育。”南苑小学校长周吉果谈起劳动教育时深有体会地说。
现在,大大小小的“责任田”几乎成为各学校的“标配”,与之配套的农时课程也蓬勃开展起来。在上劳动课时,学生到种植园内逛一逛,看看自己栽种的作物有什么新变化,已经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将田间劳动与其他教育协同融合,融合语文学科,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农业生产活动的二十四节气;融合数学学科,在劳动过程中设计数学问题,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融合美术学科,开展色彩配置的差异化种植方式,在劳动中渗透美育,让学生从乡土味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周吉果说。
烟火气:
“成长”在生活习惯中的“劳动力”
近日,在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举行的生活习惯类劳动技能大赛上,分不同区域的叠被子、叠衣服、收拾书桌等生活技能比赛项目正在开展。
该校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分年级设计生活劳动技能培养目标。一至二年级,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三至四年级,培养他们的手工技能;五至六年级,则培养他们买菜、炒菜等生活技能。“这样的劳动教育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校长吴瑞庆表示,“我们鼓励学生在家中也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劳动教育延伸到家庭生活中。”
2020年,临朐县印发《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以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为总体目标,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明确的实施路径,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果纳入年度考核评价,通过县级劳动教育示范校、优秀劳动教育课题评选,引领学校劳动教育向更深层次推进,努力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
鲜活感:
“扎根”在心灵深处的“劳动精神”
“现在,孩子在家里能主动帮我们干家务了,早晨起来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吃完饭后就收拾桌子,干得比我还利索。”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路俊如的家长高兴地说。
“校园里、教室里,学生看到垃圾后不再‘视而不见’,而是主动弯腰拾起来。同时,书桌上也变得‘亮堂’了。”开学两个月来,劳动教育引发的学生的变化很喜人。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临朐县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环境,打造“五育融合”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劳动实践课程的新样态,让劳动教育“接地气、有人气、添生气”,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动技能、劳动观念,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优秀品格的养成。
“在‘五育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体系,是推动劳动教育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临朐县委教育工委委员沈万柱说。下一步,临朐县将继续完善劳动育人和评价体系,强化劳动教育信念塑造,形成多方有效衔接、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全面激发青少年学生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不断提升劳动育人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