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思”与“行”
9月1日,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各环节都要紧密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我们立足研究生辅导员育人工作实践,坚持系统观视域下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思”与“行”,进行梳理和记录。
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重心从以往的德育优先到当前的全面发展,因而我们以围绕研究生“核心素养”能力提升为主线,同时将学术道德规范、思维能力训练、身心体魄强健、美感意趣提升、劳动实践锻炼等方面作为支撑,通过设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要求,引导研究生在学术道德规范上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精神;通过提供专业培训和实践环节,加强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方法论;通过组织体育、艺术等活动,关注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和美感意趣的提升;通过加强劳动实践锻炼,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综合性培养,全面提升研究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形成科学精神与优良学风的新场域。
学术道德规范:
提升研究生自主性与获得感
随着国家、社会和高校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要求不断加强,追求学术严谨和规范科研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其“学术道德自主性”也是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为了有效培养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意识和自主性,一方面举办“研究生学术规范知识竞赛”这一竞技形式的活动,旨在寓教于乐,提升研究生的自主性和获得感,让广大研究生能够接受系统、完善和精准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这项竞赛涵盖学术道德规范的各个方面,包括研究伦理、学术诚信、论文写作规范等内容。通过参加竞赛,研究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学术道德规范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和责任感。同时,竞赛还设置了奖励机制,以激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另一方面,将学术诚信教育贯穿评奖评优全过程,通过时空维度下的德育明确正确的义利观,通过推荐非主要学生干部担任评奖评优监督员强化学生第一主体责任人意识,以此引导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拥有正确的学术态度和行为准则、增强道德自主性,为其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个性化思维培养:
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和潜能
由于不同专业和学术背景的差异,研究生在思维能力的提升需求上存在差异,因此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中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生的实际需求,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学术交流方面存在着“互不相通”的问题。这意味着存在学术交流局限等不足之处,对于研究生创新思维发展形成掣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依托“专家面对面”等活动,采取个人汇报、小组讨论等方式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强调个性化创新思维的优化提升。此外,还持续举办科学思维训练方面的学术讲座,并开展高水平论文集的汇编活动。通过“高水平学术报告会”和“优秀成果汇编”等方式,提升全体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以强国战略为引领,紧密围绕学科发展布局与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将研究生纵向党团支部建设与学科创新思维发展相结合,倾力打造研究生第二课堂品牌活动。课程运行主要依托研究生纵向党团支部,围绕“大思政、大学科、大平台、大课题”开展,强调研究生以现有学科知识结构为基础,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创新思维的发散、拓展和延伸。通过第二课堂的交流、交叉、交互、交融,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
关注身心健康:
增强研究生体魄和心理动能
身心健康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的物质基础。然而,研究生经常面临着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加班、长时间久坐以及缺乏锻炼等问题,可能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关注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借助“向海图强·人才训练营”平台,举办各类球赛、趣味运动会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多样化的比赛形式和丰富的奖项设置,吸引了大量研究生积极参与。这些团队协作的艺体活动不仅帮助研究生缓解了身心压力,而且增强了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以及与其他兄弟院系之间的交流沟通。另一方面,我们持续开展“525”心理健康关爱活动,邀请校内外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举办“科研压力下的心灵疏导”等心理讲座,引导学生干部及时关注身边心理压力较大的同学。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为研究生提供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科研工作中的压力,增强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心理动能。
美的力量:
激发研究生的审美情怀与科研热情
对研究生来说,美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学习和科研中。美的力量引领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将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激发研究生的无限创造力。
为了促进研究生在美的追求和科研热情方面的发展,一方面持续开展“最美科研人瞬间”研究生摄影展和“芳华——讲述海研人的故事”征文活动。这两项活动从图文视觉的角度点燃了研究生的参与热情,展示了研究生“认真生活、快乐科研”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激发了研究生对美的追求和热情,而且展示了他们在科研领域的积极态度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在研究生群体中举办青春歌会、舞蹈展演等,通过优美的艺术展现强化研究生对科学和人文的贯通理解。通过欣赏和创作美的作品,研究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和追求美,同时向外界展示他们的热爱和才华。这不仅对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正面影响,而且为研究生营造了积极向上、以美化人的科研氛围。
劳动育人:
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测绘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主要从事工程领域的实践工作,这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劳动精神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劳动育人就是鼓励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提升他们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能力,实现问题发现、思想解放、创新挑战和团队协作的统一。
为了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研究生走出实验室,进行科研劳动实践,一方面,学校依托一线科研团队,如黄河口等重大项目,引领研究生深入实地进行数据采集和实践操作。同时,针对科研实践突出的团队进行专项采访宣传,通过大力宣传身边优秀团队的经验和成果,在研究生群体中营造出崇尚艰苦奋斗、热爱工作的实践氛围。另一方面,鼓励研究生组队、带领本科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探索,通过研本交互、理实结合等方式,促进研究生在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运用专业技能突破瓶颈、有所作为。这些劳动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将对他们未来从事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