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四论学习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省委书记林武在全省教育大会上指出,要聚力深化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努力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增添新动能。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高质量发展对人才数量和专业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助力人才成长、激发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动力。系统推进、重点突破、高效协同,从体制机制上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实现三个领域优势互补、效应叠加,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要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关键突破口和重要策源地,是一体推进协同发展的“最佳试验田”。而学科专业是大学的根基,是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四梁八柱”。近年来,山东着力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2024年,山东省新增博士点80%以上为“十强产业”急需学科专业,新增硕士点80%以上为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专业学位点;近3年新增本科专业点80%以上是社会急需紧缺专业。这“3个80%”有效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目前,全省高校共设置博士、硕士学位点1300余个,涉及138个一级学科或专业类别;共设置本科专业点3800余个,涉及91个专业类,形成了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阶段性成果丰硕。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山东高等教育“山多峰少”特征明显、省属高校学科竞争力不强的事实依然存在。要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配度。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重点加强“四新”专业建设,加快布局“高精尖缺”学科专业,增加理工农医类人才供给,打出山东高教叫得响的学科新名片。
要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资源中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发现、培养创新人才,是科技进步、国家发展的“先手棋”。近年来,我省积极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等选拔拔尖人才,铆足力量加强人才培养,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打造“百千万”教育战略人才梯队。聚焦国家战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医养健康、现代海洋等4个高等教育共同体,成立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建设9家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9个省级未来技术学院、61个专业特色学院和77个现代产业学院,有力地支持了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发展。2024年,我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0个(含加强建设单位3个)。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我们同发达国家、同教育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大力气建立拔尖人才多维发现机制,构建多元动态考评方式,发掘人才多样化潜能倾向,加强拔尖人才全链条式衔接培养,开设拓展性创新课程,切实为拔尖人才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和坚实支撑。
要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高校是科技创新、科技突破的主阵地。目前,全省50%以上的全国重点实验室、60%以上的国家级领军人才、70%以上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来自高校。实施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强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引领支撑作用,高校要“走在前、挑大梁”。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促进“四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入实施“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强化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加快推进“卡脖子”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无缝对接,引导高校主动融入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我们要下定决心突破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瓶颈,深度挖掘其生产力属性,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充分激发其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以教育强省建设的实际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谱写华丽的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