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经济开发区学校 多措并举筑牢校园欺凌“防火墙”
“校园欺凌怎么防?”针对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诸城经济开发区学校坚持将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教育:意识培育,筑牢思想根基
12月16日早晨,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该校副校长郑清河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建无欺凌校园”的讲话。郑清河详细阐述了校园欺凌的危害,呼吁全体师生共同抵制欺凌行为。
在随后召开的主题班会上,各班级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深入探讨校园欺凌的危害与预防方法。学生通过模拟欺凌场景亲身体验欺凌行为带来的心理伤害,深刻认识到欺凌行为的严重性,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反欺凌行动,共同维护校园和谐。
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受邀入校举办专题讲座。专家从心理建设与人际交往等多个维度入手,助力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与良好人际互动模式,从源头上降低欺凌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学校近年来秉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的理念,利用多种渠道开展校园欺凌防范教育。经过一学期集中而系统的教育,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校园欺凌危害性的知晓率由初始的60%跃升至95%。日常行为观测结果显示,学生之间发生冲突事件的频率降低为40%左右,约70%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更强的尊重与情绪管控能力。
建章立制:规范保障,构建坚实壁垒
为实现校园防欺凌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学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界定校园欺凌范畴、规范处理流程及责任追溯机制。同时,设立专门的校园欺凌举报信箱与热线电话,鼓励学生勇于抵制欺凌行为,积极提供线索。此外,强化校园监控系统建设,达成校园全域无死角监控覆盖,为欺凌行为的及时察觉与有效制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2月18日,学校接到一起关于某班级学生遭受轻微言语欺凌的举报事件。干部教师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监控录像确认了事实,并对涉事学生进行了严肃的谈话教育。同时,要求涉事学生参加为期一周的反欺凌培训课程,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认识错误,让他学会尊重他人。学校还对涉事学生所在班级进行了集体教育,强调了校园欺凌的严重后果。这一迅速且妥善的处理方式对全校学生起到了强烈的警示作用。
据统计,自相关制度与监控体系完备后,校园欺凌事件总体发生率下降了30%。
家校协作:协同联动,共守校园安宁
学校深刻认识到家校合作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普及防欺凌知识,引导家长密切关注子女心理健康,及时察觉并纠正其不良行为倾向。同时,积极鼓励家长参与校园防欺凌工作,如参与校园安全巡视、志愿服务等,携手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反欺凌宣传册》等方式,借助微信公众号、家校联系群等便捷信息渠道,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反欺凌工作的进展与成果,增强了家长的防欺凌意识。
在家校合作持续推进的一年间,家长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度显著提升,约85%的家长养成了定期与子女沟通在校情况的良好习惯。参与校园巡视及志愿服务的家长有200多人次,成功助力学校消除了3起潜在欺凌风险隐患。家校协同效应有效遏制了校园欺凌行为向校外延伸,约65%的家长反馈子女在家庭及社区环境中的行为表现更趋友善。
关注个体:精准施援,助力全面成长
王老师是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筛查和个别访谈,确定存在欺凌倾向或易受欺凌的学生,并且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心理咨询与学业辅导服务,是他的工作常态。同时,王老师还担任了5名学生的导师,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理动态。
像王老师一样的校园导师共有20余名。学校建立导师制度,每名导师包干负责若干名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学校高度重视每名学生的个体发展,尤其聚焦可能存在欺凌倾向或易受欺凌的学生群体。学校运用心理筛查、个别访谈等专业手段精准确定潜在的“问题学生”并及时介入干预,针对学生个体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心理咨询与学业辅导服务。一学年来,通过对重点关注学生群体进行跟踪评估,发现约80%曾有欺凌倾向的学生行为模式得到显著优化,在同学中的人际关系综合评分提升了30%。易受欺凌学生群体中,约90%的表示已摆脱被欺凌困扰,自我安全感与自信心显著增强,学业成绩亦呈现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学校有效防止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言语攻击等轻微欺凌现象发生率显著下降,学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与此相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今后,该校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反欺凌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