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巧设“巧合” 妙悟“巧合” 以赛促学 促进初中生英语能力提升 向美而行 做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引入趣味因子 构建智慧课堂 通过场景学习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素养的探索

第6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6

巧设“巧合” 妙悟“巧合”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为例

□ 刘芳英

“巧合”艺术手法的运用,《水浒传》堪称经典,尤其是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篇章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作者环环相扣,利用环境、地点、机缘、物件等巧妙设置巧合,没有一处是偶然,但逻辑上天衣无缝,不仅没有让读者产生堆砌和生硬之感,反而有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促进了人物的矛盾冲突和性格变化。读懂和领悟这些“巧合”,是我们读懂文章和作者的有效途径。依据“巧合”情节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环境的巧合、机缘的巧合和物件的巧合。

一、利用环境设置巧合

好的环境设定不仅能设置悬念、推动故事发展,而且能促进人物性格的转变,揭示小说主题。

(一)利用社会环境设置巧合。《水浒传》的社会环境是黑暗腐朽的北宋末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是主上昏庸,奸臣当道,“官逼民反”。作者将林冲的个人家庭放置在如此的社会环境中就是一种巧合的设计。正常来讲,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稳定而且体面的工作,还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和美丽贤惠的妻子。不论是出于哪方面原因,他都不会造反走上梁山的。作者将人物设置在宋徽宗时期的社会,并将林冲的身份设定为禁军教头,才会出现其与高俅、高衙内等当权恶人的矛盾。正是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才让他压下了相国寺内高衙内调戏娘子的怒火;正是仇人的步步紧逼,才使林冲忍无可忍,绝地反击,走上造反之路。社会环境的巧合,是林冲人生悲剧的发端,使林冲走上梁山成为必然。这也深刻地揭示了小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主题。

(二)利用地点设置巧合。没有地点,人物仅是抽象概念。我们不难发现,此回众多的巧合离不开沧州李小二的小酒店这样一个环境。有了小酒店的环境,林冲、管营、差拨、陆虞候、福安和李小二就都聚集在了一起,故事才有了继续发展的可能。如果没有小酒店,李小二也不能巧遇陆虞候,更不可能碰巧听到陆虞候的阴谋,当然也就没有以后的故事了。正因为小酒店在营前,陆虞候前去请客管营和差拨,才会落脚小酒店。操着东京口音的“官人”模样的陆虞候“闪将”进酒店,请客管营和差拨,却又不认得两人,“素不相识,动问官人高姓大名”。这令人感觉蹊跷,加上陆谦鬼鬼祟祟,不由得令李小二分外注意。当早已知道并且同情林冲遭遇的李小二听到“高太尉”3个字时,出于对恩人的关心,他敏感的神经绷了起来,偷听也就成为必然。“阁中听话”这个情节写得好,先是李小二听到“高太尉”几个字,引发警觉,再让妻子“阁中”偷听。众贼人策划阴谋,害怕走漏风声,交头接耳也是理所当然,李小二妻子自然听得不甚清楚,只听到差拨说要结果了林冲的性命。至于到底是怎样的阴谋,林冲的命运将会如何,读者极为关切,这自然就吊起了读者的胃口。可见,“阁中听话”既是巧合,也合情理,又是作者设置的悬念,推动了情节自然发展。李小二夫妻将听到的事情告知林冲,自然引发了一个小高潮——林冲惊怒之下买刀寻仇,推动了林冲性格的转变。

另一个重要的巧合地点就是山神庙。这次是林冲亲自偷听,听得真切,听得愤怒,于是推动了山神庙手刃仇人高潮的到来。风大雪骤,将草厅压塌,林冲才会夜宿山神庙,才能在门后偷听。这些巧合巧巧相连,环环相扣,恰如波澜,层层推叠,直至将故事推向高潮——林冲山神庙手刃仇人,走上梁山。至此,林冲的性格转变终于完成,小说也完成了“官逼民反”的典型个例。

二、利用机缘设置巧合

林、李二人的相遇是一个因机缘造成的人物巧合。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林冲被刺配沧州时,在柴进和银子的关照下,他受到了优待,正要舒舒服服地将牢底坐稳。李小二在沧州营前开小店,也绝没有想到有一天能在这里和恩人相见。此时需要一个情节来转折,于是,作者就设置了沧州街头的机缘巧合,让李小二成为带有强烈叙事功能的人物。原来,李小二在东京偷人财物,被人捉住要送官治罪,多亏林冲搭救才得以脱免。李小二无法在京城安身,林冲又送他盘缠,助他投路。林冲当年在东京相助李小二,是善良侠义性格的体现。正是这个当年偶然的出手相助,使林、李两个地位悬殊、本不可能相交的人产生了关系。人物在随机的环境下发生了巧遇,人物巧合得以完成。林、李二人的巧遇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将林冲这潭平静的死水搅起了波澜,促进了其性格的进一步转变,而且使故事变得曲折生动。

三、利用物件设置巧合

故知相遇和仇人相见构成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主体结构。林冲和李小二故知相遇,打破林冲平静的生活,促成林冲性格初步转变,达成情节小高潮。林冲和陆谦仇人相见则将故事完全推向高潮,使林冲性格完全转变。林冲和陆谦的巧遇不仅是地点、时机等因素使然,山神庙门口的大石头也促成了这次高潮的到来。正是林冲将“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陆谦等人 “用手推门,推也推不开”,“ 三人才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林冲才能亲耳听到阴谋,彻底抛弃幻想,“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杀敌报仇,完成性格的转变,故事情节也达到了高潮。

摇曳多姿的巧合加快了情节的发展,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和趣味性,突出和加剧了矛盾冲突,完美体现了作品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赏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妙悟“巧合”,能够更好地读懂文章和作者。

(作者单位系巨野县第二中学)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