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之心铸就青春篇章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勉励广大青年:“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的内心犹如被一道温暖而明亮的光照亮。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只有十几岁的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那段艰苦岁月里,用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铸就了一颗炽热的工匠之心,立下了宏伟的报国志,为新时代的我们树立了闪亮的标杆,鼓舞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拼搏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是一段充满艰辛与磨砺但又无比充实和励志的岁月。在青年习近平刚到梁家河村时,看到的景象便是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他没有退缩,而是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脚踏实地地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出路。
在梁家河的日子里,青年习近平展现出可贵的工匠精神。他带领当地群众打井、修淤地坝、修梯田、建沼气池,每项工作都是亲力亲为、精益求精。为修好困扰群众多年的沼气池,他不远千里去四川学习,回来后反复实验,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建成了陕北第一口沼气池。这种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正是工匠精神的生动展现。青年习近平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敬业、专注、创新的精神,把每件小事都做到极致,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青年习近平能够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并始终保持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这种品质值得每个人学习。青年习近平七年的知青岁月,于我而言,是一部生动的励志教材,让我对“知行合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以工匠之心,立报国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用青春的汗水和智慧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