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让爱国情怀在学生心中扎根 鼓励创新要善于积微成著 图片新闻 潍坊滨海实验小学:用心传承文化 文武兼修育人 将中医药文化的基因深植学生心灵 寿光市羊口中心小学: 思政跟着学生走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探索职业教育硕士研究生新模式 平邑县温水镇中心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 菏泽市牡丹区长城学校:非遗课程异彩纷呈 威海市翠竹小学开展低年级“乐考闯关”活动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菏泽市牡丹区长城学校:非遗课程异彩纷呈

本报讯(通讯员 李坤)“通过简单的捏、拉、压等方式就可以把面团塑造成各种形象,太有趣了!我国的古老艺术真是博大精深。”近日,菏泽市牡丹区长城学校学生刘昊轩在上完面塑课后兴奋地说。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该校近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近距离领略非遗魅力,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多彩非遗”课堂上,传统美食、中国结、面塑等项目为学生带来了一场盛宴。在面食课程中,教室里弥漫着阵阵麦香。教师从面粉的选取、和面的技巧讲起,手把手教学生将一团面粉变成形态各异的面食。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会了制作传统面食的技艺,体会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结课程备受瞩目,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详细介绍中国结的悠久历史,并将一根根鲜艳的红绳分发到学生的手中,示范中国结的编织步骤。面塑课程充满趣味,彩色的面团在学生的巧手下变成了活灵活现的牡丹花、小动物等,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我们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设了刻瓷、版画、面塑等10余门非遗校本课程,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校长金秀霞说。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