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专版 我以我志铸匠心 我以我技助强国 一曲对工匠精神饱含深情的赞歌 我最喜欢的书:《我与地坛》 让人生于黯淡中绽放光芒 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属于自己的美好

第5版:专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专版
05

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属于自己的美好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刘玉梅

如果你想给自己来一场心灵旅行,那么不妨读一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这本书从植物、动物、饮食、人物四个角度组成了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画卷,在眼前缓缓铺开,让被尘世锤得灰头土脸的人仿佛吸入一口沁甜的空气,让人从内而外治愈。

汪曾祺先生以细腻的笔触、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葡萄的晶莹剔透、栗子的香甜软糯、马铃薯的质朴憨厚,在他的笔下都变得鲜活起来。他不仅详细地描述了这些食物的口感口味、特征形态,而且讲述了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种植技巧,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底蕴。例如,他写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这样的文字仿佛让我们置身于那个炎热的夏日午后,亲手切开了一个冰凉的西瓜,感受到了那份沁人心脾的凉爽。

季节的供养是《人间草木》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汪曾祺先生用时间和季节将各种事物串联起来,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轮回与变化。春天的花朵、夏天的绿树、秋天的果实、冬天的白雪,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景和韵味。他在春天里感受着万物复苏的喜悦,在夏天的早晨享受着凉爽的空气和宁静的时光,在秋天的田野中感受着丰收的喜悦,在冬天的炉火旁回忆着过去的岁月。他的文字让我们仿佛跟随他的脚步走过了四季的轮回,体验了生命的起伏与变化。

四方游记则是汪曾祺先生对自己旅行经历的记录。他到过四川、福建、新疆以及昆明、泰安、湘西等地,每到一处都用心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他笔下的美景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四川的美食、福建的建筑、新疆的辽阔、昆明的山水、泰山的雄伟、湘西的神秘。他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而且讲述了当地的人文故事和历史传说,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的生活方式。这些游记不仅是他对自己旅行经历的记录,而且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探索。

除了对自然和旅行的描写,《人间草木》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联大师友”这一部分,汪曾祺先生写了他在联大遇见的老师和朋友,如金岳霖、沈从文、闻一多等现代著名人物。他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视角,展现了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琐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学术之外的另一面。这些人物形象,或幽默风趣,或严肃认真,或豁达开朗,或坚韧执着。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力量。

在“从容而安”这一部分,汪曾祺先生则表达了自己在步入老年后对人生的态度。他认为,活着就应该做一点事,不应该无所事事地度过余生。他以一种平和、从容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既无欲望也无追求,天然恬淡,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看待世界。这种对人生的态度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生活的意义不在于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在于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每个瞬间的美好。

如果你正在为生活的忙碌和压力而感到疲惫,如果你渴望在文字中寻找一份心灵的慰藉,我推荐你读一读《人间草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让我们在草木的人间感受草木的芬芳,感受人间的温情,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属于自己的美好吧!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