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中区
“教联体”让学生在社会大场域中真实成长
“This is Jinan!”随着音乐声,在济南老商埠的广场上,跃动着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学生的舞姿。
“原来,把子肉是这样做出来的!”手拿“资源地图”,在超意兴中央厨房参观的市中区泉欣小学学生这样感叹。
“快来尝尝我炒的菜吧!”在市中区文景小学劳动课堂上,活跃着家长与学生共同烘焙的身影。
“这里的冬枣又脆又甜。”为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市中区原山小学举办了第五届“丰收节”。
“在这个夏天,让我们‘泉’在济南过暑假!”一场值得铭记的毕业典礼——泉海学校盛大消夏晚会,在环宇城精彩开幕。
“当世界成为我们的课堂……”兴隆k15+教育联盟第二届艺术展正在济南市规划展览馆举办。
“0531少年制造。”在济南老商埠展出市中区学生的装置艺术作品,这是全省第一次学生社会公共艺术展。
……
鲜活的区域协同育人生态,是济南市市中区家校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的真实写照,更是作为山东省首批、济南市唯一的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守正创新、扎实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探索的真实缩影。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市中教育人始终坚守的初心。自2021年以来,市中区坚持顶格推进教育民生事业发展,出台《关于创建山东省“全环境育人”改革实验区实施意见》,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以“统筹推进、各方联动、聚智聚能、同心同行”为基调,集聚区域合力,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打造“合育人·向未来”全环境立德树人改革品牌,努力探索示范一方、影响全国的经验样本。
“这是我第一次和孩子一起参加马拉松。”参加了泉欣小学“微型马拉松”活动后,一名学生家长激动地说。其实,不只是“微马”,为帮助学生丰富课余生活、增进亲子关系,泉欣小学聚集了家长、社区居民、物业公司、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教育合伙人”,组建起“泉欣·大家”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将资源点标注到资源地图中,合力协助学校拓宽学生校内外成长体验路径。礼贤社区积极协调,提供周边小东山公园健身场、篮球场、社区凉亭、活动广场等场域,让学生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社区中组织活动。烘焙师、摄影师、茶艺师、花艺师等多种岗位,泉欣小学学生通过体验早已不陌生,提前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构建起清晰的“人生地图”。
在市中区,很多学生都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成长资源地图。市中区通过将部门、空间、人员链接起来,构建起全区23个部门、17个街道办事处与中小学幼儿园深度协同的三级工作推进网格,以家校共育的一个个项目汇聚起学校、社区、街道、部门的育人合力。通过资源链接,市中区设立了105所社区家长学校、10处博物馆研学基地、25处中小学社会实践暨传统文化体验基地、79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共同打造心理安全教育等实践基地。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等网络平台,协同开展实践活动1000余场。区教体局先后联手区委宣传部及相关办事处,深挖乡村劳动教育资源,建立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79处,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联手区文旅局建设中小学传统文化体验基地25处,研发20余项专属配套课程,让学生走进老商埠,了解城市发展脉络,培植家国情怀;联手区科协,以“安可区块链产业发展研究院”“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为基地,打造17门系列科普课程,开展“科普文化节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让学生走在科技前沿,领略科创之美;联手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共建区法治教育基地,为学校选聘法治副校长86名。“教育·家”大讲堂成立5年来,聘请刘堂江、孙云晓等50位资深专家学者为“市中区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累计举办讲座3000余场,参与家长超过80万人次,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光明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市中区通过优质资源共享,互相补齐短板。经过街道办事处、部门、学校推荐,评选了济南市市中区全环境立德树人100名“教育合伙人”。他们中有社区党支部书记、“五老”志愿者、科研工作者、非遗传承人、公益组织负责人、各类场馆负责人,还有街道和部门为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作出贡献的个人等,凝聚各行各业的力量,促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
今年70岁的王速成是一名光荣在党50年、当兵22年的老战士。退休后,他积极参与舜耕街道舜华社区党建共建志愿者服务,担任了舜华社区志愿团团长,并担任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走进学校开展志愿宣讲等活动,成为备受学生追捧的“速成爷爷”。
“市中区将不断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水平,继续构建完善具有市中区域特色的家校社政研‘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新体系,汇聚各方优质教育资源‘让爱互联’。”市中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宫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