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卫生学校 “薪火德育”为青春筑梦
“根植学校的历史、文脉,传承为党为国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威海市卫生学校党委书记刘芳说。
近年来,该校根据办学方向和专业特色,构建了“薪火德育”体系,传承红色革命传统和救死扶伤精神,致力于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卫生技术技能人才,取得了积极效果。
“薪火德育”重在传承创新
走进该校,一眼就能看到校标和主题校园雕塑。它们以“奋飞”为主题意象,其中的和平鸽图案彰显出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而火炬和爱心图案则表达出红色精神、医护精神的薪火相传,成为“薪火德育”的具象表述。
“外在的显性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师生情操,内在的德育文化则约定俗成地涵养着师生的精气神儿。”学校副校长王晓明说,学校是一所从炮火中走来的品牌老校。战争年代,一批批医护人员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成就了学校的历史和精神,是学校开展红色教育的鲜活教材。
为此,他们注重红色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创新,构建了 11816“薪火德育”体系。即“培养自强奋飞、精益求精、仁心守正、有服务奉献精神的新时代医护工作者”的1个育人目标,“崇于德、精于医、臻于品、笃于行”的1个育人理念,围绕育人目标、理念,开展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传承奋发有为之薪火;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爱党爱国之薪火;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传承威卫精诚之薪火”等八大系列教育和“党建引领、七史浸润,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技能成才、强国有我,职业养成、竞赛引领”等16项育人行动,在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实践中,将“薪火德育”的意义深植于学生心中。
如今,学校教室里书声琅琅,精心钻研的专业氛围逐渐浓厚;“怡馨园”内,师生漫步在石甬小路上,探讨德技并重的行动路线;操场上,学生强身健体,以求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
“薪火德育”重在精技尚能
“若使素士,则昼躬耕以糊口,夜薪火以修业”是晋代名医葛洪的行医之道,这也成为学校师生精技尚能的自觉追求。
“肌内注射因疼痛往往让患者非常排斥,怎样才能尽量减轻疼痛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无痛注射技术。”在学校护理专业的模拟病房内,一堂特殊的实操课正在进行。这种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常态,为学生精技尚能提供了实战情境。
他们还在校内设立“名医堂”,聘请中医名家、业内专家进校园,场景化再现望、闻、问、切“四诊”全流程,让学生在实训课程中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医技之精要。
像这样的专业讲授、专业指导、交流互动每天都在学校发生,在打通从理论到实践“最后一公里”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
“躬耕以糊口”“薪火以修业”,是前人的智慧结晶、知识经验和精神力量,又是当今师生对事业、梦想和目标的追求,正在学校得以诠释并不断发扬光大。
“薪火德育”重在成人成才
“学校开展的党史、威海发展史、学校发展史等‘七史’学习教育,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文登区举办的纪念天福山起义诵读大赛上,学校获奖学生宋明哲表示。
围绕培养根红苗正、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医护人才,学校结合专业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薪火德育”活动,利用各种场合,发挥各种媒介的作用,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将平凡做到极致,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就是在为学生成人成才积蓄力量。”教师洪燕说。
像宋明哲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更宽广的梦想舞台。近年来,学校培养医护人才1万余名,他们活跃在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作为骨干力量传承、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学校也跻身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省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