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让学生快乐成长 枣庄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成立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全力抓好教育领域安全工作 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图片新闻 金乡县:社会监督委员会为校园餐“把脉问诊”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让学生快乐成长

——潍坊市潍城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 王磊

【总编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协同育人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家校社协同育人发表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进一步做好协同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去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等17个部门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力争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潍坊市潍城区科学谋划、率先作为,探索构建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让“教联体”在潍城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学生打造了健康快乐成长的“大本营”。

早上7:00,潍坊市潍城区交警大队一中队民警赶到实验小学。接下来的1个多小时,是一个上学拥堵的小高峰,他要在学校门口指挥交通。

“学生上放学期间的交通疏散,单靠学校很难完成。”潍城区交警一中队队长邱培刚说,“家长志愿者配合我们在上放学期间护航学生安全,是我们警校共建的举措之一。”

交警护航、家长志愿者护导,使上放学秩序变得井井有条。这一幕,在潍城区学校门口每天都会出现。

“构建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在潍城区,这句话不仅仅停留在文件中,更多的是落实在行动上。

政府统筹的部门护航行动

“以‘教联体’为抓手,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为学生文化学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提供全方位条件保障。”在潍城区“教联体”启动仪式上,潍城区政府副区长张伟说。

2024126日,潍城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启动仪式在东夏小学举行。启动仪式上,区政府牵头成立“潍州教育联盟”,21个部门、9个街道、30家企业、6所驻区院校、51所中小学、50个社区加入联盟。

“成立‘潍州教育联盟’,是我们推进‘教联体’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政府统筹下强化部门协作,带动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全方位育人环境。”潍城区教体局局长李建刚说。

在潍城区,不仅交警与学校共建,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卫健局、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紧密合作,为全区51所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康育副校长、心理健康指导师。

2019年开始,潍城区面向全体师生推行“5个不少于1个常态化”行动。每学期,交警部门交通安全教育不少于1次,公安部门指导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不少于1次,消防部门指导防火演练不少于1次,法治副校长普法教育不少于1次,康育副校长生命健康教育不少于1次。心理健康指导师、学校心理教师常态化开展学生心理辅导。

不仅如此,每年潍城区还对全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近视防控筛查、脊柱侧弯筛查等多项免费筛查。多部门的护航行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主导的协同育人机制

近日,家长夏囡囡护导学生入校后,跟几名家长一起走进课堂,坐在教室后排当起了“学生”。

“和孩子一起上课,还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夏囡囡说,“近距离听老师讲课,看孩子上课,让我对自家孩子的学习状态了解得更深了。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这是智群学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一幕。除了进课堂,学校还邀请家长进餐厅和孩子共进午餐。有的家长甚至发挥特长,给孩子上实践课。在家长开放日当天,家长可以自由出入学校任何地方,可以当辅导员,可以当检查员。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在协同育人中起主导作用。在潍城区,学校主导的家校协同育人活动丰富多彩。

南三里小学构建“知行三里”校家社协同育人体系:“一里”校园内、“二里”家校间、“三里”社会中。学校推行的周一上午“校长有约”、每学期一次的家长节,深受家长喜爱。

潍坊外国语学校通过开展家校对话“校长挂帅”、养成教育“每周一事”、家长进校“一家一课”等活动,家校“同心、同向、同行”,绘就家校共育“同心圆”。

……

潍城区创新构建了1+3+1”家校协同育人网络,成立全区中小学家长联合会,建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组建祖辈家长委员会。连续5年坚持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定期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师进社区开展志愿宣讲服务。学校在校家社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愈加明显。

家长尽责的自由成长教育

“老爸,快点儿啊!要晚点了。我的运动服,还有运动鞋。”学生张景睿装备整齐后催促爸爸。

他的妈妈问:“睿睿,今天的越野跑能坚持下来吗?”他答道:“我能啊!上次不是我自己跑的吗?倒是你们俩,别累得不行了。”驱车赶往集合地的路上,张景睿一家三口愉快地交流着。

这一天,潍城区南关街办中心幼儿园在白浪河湿地公园组织3公里的“亲子越野跑”。这种亲子活动,幼儿园每年组织两次。随着开跑号令的发出,孩子们争先恐后,家长们发出欢声笑语,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悄然完成。

“我们把亲子活动搬到大自然中,让家长、老师和孩子一起奔跑,家长陪伴孩子的每个成长瞬间。”园长武宁宁说。

潍坊从2002年开始启动“亲子共成长”工程。多年来,潍城区在家校互动方面实招儿频出,推出了“亲子运动会”“家校共研学”“同读一本书”“爱家爱劳动”等多项主题活动。

潍城区依托“幸福路—家长移动学校”APP,将家教知识送到“家门口”,实现全区5.8万名学生家长“人人有账号、家家可参与”。举办“父母大讲堂”讲座50余期,培训家长8.3万人次。

依托社区教育中心成立社区家长夜校,建设65处家长驿站、7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6处亲子共成长实践基地。开设148课时的家长课程,实施家庭教育“五步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科学的理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这些接地气的举措迅速拉近了家长与学校的距离。

社会参与的全员育人环境

“我可以叫你‘明秀妈妈’吗?”凌晨1:00,退烧后的小薇(化名)在爱心企业家王明秀的怀里轻轻地问了一句。听到孩子的问话,王明秀潸然泪下。

小薇是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跟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晚上10点多,小薇高烧不退,四处求助的奶奶试着拨通了王明秀的电话,王明秀立即开车把孩子送往医院。

“中国好人”王明秀是潍坊美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美生就是美好生活,帮助更多的人过上美好生活是我成立社会组织的初心和愿景。”王明秀说。

在军埠口中小学、幼儿园,王明秀长期开展“爱伴童行”困境儿童成长赋能计划、“爱小丫”女生未来赋能计划等公益项目。资助困难学生,也让她成为108个孩子的“妈妈”。

像王明秀这样的爱心企业家在潍城区还有很多,他们长期兼任学校理事会成员,面向师生常年开展志愿服务。2024年,在潍城企业家商会的倡导下,自发成立了潍城教育基金,捐资助学1000余万元。

不仅企业支持教育,在教育共用社会资源方面,潍城区也下足了功夫。

探索“社区带娃”新模式。联合企业,建设社区教育中心;学生放学后,可以到社区活动室写作业、做手工、玩游戏。面向1名村委成员、N名志愿者,常年免费提供“1+N”家庭教育培训,实现村村都有家庭教育指导员。

潍城区还扩大教育文化辐射范围,在文化三中、状元八中、实验小学等品牌强校带动下,建成“传统文化一条街”“状元胡同”等育人阵地,校社文化共融、协同育人格局逐步成型。

“让社会助力教育、让企业支持教育、让家长加入教育,潍城区坚持校家社一体育人,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每个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潍城区教体局家庭教育科科长齐春霞说。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