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社会监督委员会为校园餐“把脉问诊”
“校园食品安全如何实现长效监督?社会力量如何深度参与?”带着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日前,金乡县教体局创新工作机制作出回应,牵头成立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专家、新闻媒体及自媒体代表组成的“校园餐社会监督委员会”。这支“跨界监督队”通过突击检查、专业评估、公开反馈等方式,为全县学校食堂“把脉问诊”,推动形成校园餐社会共治新格局。
在工作中,金乡县多方联动,从专业视角破题监督难题。近日,在监督委员会首次工作会上,10名持证上岗的监督员展现出多元构成特色:人大代表着重关注制度规范,政协委员跟踪整改落实,市场监管专家核查操作流程,营养师评估膳食搭配,媒体代表则通过收集图像将后厨实况置于公众视野。这种“专业监督+社会监督”的复合模式,使监督工作既具权威性又接地气。监督组通过突击检查,不打招呼直击后厨现场,采取“双随机”方式,临时抽选学校食堂,重点核查食材溯源、餐具消毒、加工操作等八大关键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当即提出整改建议。
不仅如此,金乡县校园餐社会监督委员会还建立了跟踪问效机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要求3日内提交整改材料,公开整改进度,构建“检查——整改——公示”闭环长效机制,绝不“一查了之”。
为保障师生饮食安全,金乡县教体局一贯重视学校食堂管理,不断创新举措,强化监管,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建立“局机关、学区、学校”三级包保体系,创新实施“1+3+N”责任清单制度。全县200余所设餐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签订《食品安全军令状》,明确校长陪餐、食材溯源、经费公示等12项刚性指标。同时,建立“双约谈”机制,对连续两次督查排名末位的单位负责人启动问责程序,持续推进学校食堂餐饮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
“我们实施‘红心炊事员’培育工程,分批次组织300余名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开展‘金乡县学校食堂9K管理体系’面对面培训,该管理体系在济宁市得以推广;创新‘理论+实操+考核’三段式培训模式,定期邀请专家开展食品安全法规、食源性疾病防控等专题培训;同时,建立膳食营养师人才库,为农村学校配备‘共享营养师’,进一步提升食谱科学营养搭配达标率。”金乡县教体局后勤科科长介绍。
同时,金乡县教体局还持续推进专项整治活动,分为“自查自纠——集中整改——检查评比——长效巩固”4个阶段开展。在学校自查自纠、建立问题清单的基础上,重点聚焦食材采购查验登记滞后、陪餐记录不规范、出入库明细账记录不清晰等共性问题。该局还开发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明厨亮灶”视频监控、采购台账电子化、经费支出可视化“三网融合”,试点拓宽家长监控端口,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供餐信息,将学校食堂餐饮工作公开化、透明化。
构建校园餐社会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是金乡县强化学校食堂监管的又一创新举措,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透明化监督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教体局敢于随机选取学校食堂让我们直击后厨,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校园餐整治的态度和决心。截至目前,从抽查的情况来看,学校食堂运转很好,饭菜质量、餐饮管理等令人放心。”一名社会监督员这样表示。
随着监督委员会工作常态化,金乡县教体局计划扩展“家长开放日”“营养菜单票选”等互动机制,让食品安全监管从单向管理转向多元共治,让社会监督深度嵌入校园食品安全体系,“看得见的放心”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