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谱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潍院”篇章 似锦繁花恰自开 图片新闻 “两线并行”提升家长综合素养 “少年军校”点燃学生“兵梦” 济南市工业学校开展职教助农活动 让每朵牡丹在“数字春天”绽放  警校携手共建平安校园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济南市工业学校开展职教助农活动

□ 通讯员 张勇

陈泽忠是青岛绿泽画院平阴分校的残疾画师,在济南市张君健职教名师工作室指导下,进行直播带货,日入千元,凭借所学技能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蜕变”。像陈泽忠一样,在济南市工业学校,有10余名残疾人通过张君健职教名师工作室组织的助残直播带货培训,成为电商领域的参与者,实现了知识赋能、技能致富的梦想。

该校张君健职教名师工作室根据乡村实际和需求,凝聚了县内外职教师资、课程以及项目资源,匠心打造了涉及“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等免费培训项目,为青岛绿泽画院平阴分校的残疾人送去了相关知识和实用技能。工作室针对县域内农民所需,量身定制了多样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平阴县东阿镇北市村近几年建起了阿胶制品厂等产业,从一个省级贫困村变成全国文明村和齐鲁样板村。谈起这一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史兴顺表示,这里面有张君健职教名师工作室的支持。

张君健职教名师工作室人员根据北市村所需,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培训课程,采取送教入村、到户的方式,对村民进行手把手培训,使村民掌握了一技之长。同时,名师工作室还指导该村创新经营机制,探索形成了“三个三分之一”村企共建模式,村、企、民三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发展合力。

与此同时,名师工作室指导该村聘请专家进行高起点规划,成立村级文旅公司,将农业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条。如今,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在北市村徐徐展开。

他们还通过构建“校镇融合体”,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展乡村振兴服务路径。依据东阿镇发展需求,从人员到村落,再到具体服务项目,共同谋划“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培训振兴、组织振兴”体系,对村委会成员进行了村级经营和实用技能培训。如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茁壮成长,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领头羊”。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